杨广点点头道:“黄泥岗……黄泥岗?”
他突然想起,好像,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也有个黄泥岗。
那个黄泥岗,是吴用等人夺皇纲的地方,而这里,料想没有水浒传中的那等强人,杨广自问,自从来到大隋朝后,将这花花世界治理得繁荣昌盛,百姓富足,想那黄泥岗上,绝不会有胆大包天的强贼。
他抿了据嘴,微微一笑:“如此,天降细雨,车马难行,那黄泥岗上,可有歇宿之处?”
王东洋忙报:“禀陛下,刚才奴婢已经派人前去探过了,那黄泥岗乃是一片松林掩映的黄土坡,周围并无人家,若转过岗后,再往前二三里地,倒是有一座废弃的老君庙,可以歇宿。”
杨广点点头。
行。
他抬头看看天色,此时,天上下着小雨,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道路也越来越泥泞,已不似先前那般好走,那么,也只好暂时歇宿在老君庙,再做打算了。
于是。
这千百号人马,就沿着黄泥岗下蜿蜒的一条泥路,往老君庙行进。
一路无话。
杨广特地瞄了黄泥岗几眼,确实,虽然称是岗,其实,不过是一片小小的黄土坡而已,但是,这黄土坡的泥巴却满是胶性,粘在车轱辘上抠都抠不下来。
终于。
在翻过了望山跑死马的土坡,又走了一阵子之后。
车队陆陆续续赶到了王东洋口中所说的那个《老君庙》。
……
……
杨广打量着老君庙,看着斑驳的庙门,门上早已看不清尊容的两个门神,眼睛眨了眨。
他望着陪在身边的裴矩与杨素、杨玄感、贺若弼等人,淡淡一笑:“众位爱卿,瞧这庙宇,庙门宽阔高大,庭院深深,想必,当日一定也是香火旺盛,只是不知是何年何月又是何人所建,为何又被废弃?”
杨素老成持重,自然不会立时就答。
倒是贺若弼。
贺若弼看了看众人,一个个都不回答,他倒做了个勇于替陛下分忧的急先锋,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
贺若弼捋了捋花白的长须,满脸挂笑道:“陛下,据老臣看来,这座庙宇,气势恢宏,虽因年代久远而香火中断失修,但是,房屋栋舍仍然大多完好,想必,一定是前朝所修。
极有可能,因北朝萧帝龙驭归天后,社稷崩乱,又多刀兵,遂弃而不用了。
而今日我大隋盛世,陛下英明神武,百姓安居乐业,今日天降细雨,却恰逢此庙,看来,或许此庙与陛下颇有机缘,也未可知。”
杨广见贺若弼信口胡诌,说得倒也颇通情理,不由龙颜大悦。
他倒不是因为贺若弼拍马屁开怀,而是他觉得,贺若弼这个老将,虽是行伍出身,可是,这一路上不辞辛苦,不吝年迈,精神健朔,鞍前马后陪在自己的自边,着实忠心可许。
杨广的嘴角,微微上翘,连唇边都荡漾起了笑意。
他赞道:“老将军学识渊博,此言极有见地,好……众位爱卿,陪寡人一起进庙。”
进庙。
其实。
王东洋早已派人将庙中的卫生彻底收拾了一遍,甚至,就连满院角落里的那些荒草,也安排人铲了个干干净净,此时,倒显得颇有一些焕然一新的味道了。
对于这些后勤保障工作,王东洋安排得井井有条。
凡事。
他都会考虑在前头。
早在杨广他们这支队伍出发前的几天里,王东洋就已经派快马将万岁爷出行的必经之路,以及可能歇宿的地点提前了解清楚了,并且,还制定了相应的方案。
方案不止一套,会随着变化调整,这样一来,就让看似许多偶然的事情,变得水到渠成起来。
就像此时。
其实。
此时杨广在此歇宿,也是王东洋早就已经作了计划的结果,像今天这种突如其来的雨水,是不在计划之外的,但是,却是王东洋若干种预案中的其中一种。
这叫未雨绸缪。
也是王东洋身为杨广跟前首席大太监的必要本领之一。
因为。
王东洋知道,陛下实在是太忙,每天考虑的都是大事情,所以,这些生活起居类的事情,就应该由自己打理得清清楚楚,如此,才能凸显自己的重要性,让自己成为后宫中的一棵常青树。
他。
也确实做到了。
既年轻,又握有至高无上权柄的杨广,并没有因为王东洋是前朝遗留下来的人而弃之不用,甚至让他去给先皇殉葬,而是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并且,还重用他。
这样。
就让王东洋极其感激杨广了。
并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广以其碾压时代的高度,将大隋朝治理得风声水起不说,还在推动大隋经济、军事、文化等各各领域,发明出了许多大隋朝本时代人原本不应该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