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歪开药铺这件事终于定了下来,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波折。
林宝泉和林家堡子的长辈们商议要把药铺起名叫“世仁堂”,原因很简单,“南有同仁,北有世一。”世仁堂自然听起来更响亮。可是齐老歪看着一帮人讨论,却独独不问自己的意见,当下就不满起来,
“就叫齐民药铺!”
众人都是一愣,齐齐盯着齐老歪看。齐老歪被盯得有些不自然,扭捏道,
“俺大名就叫齐民。”
齐老歪是第一次对外说出自己大名,当初来到林家堡的时候,他向人介绍自己也只说自己家中排行第三,叫他齐老三就行。后来大伙儿看他长得嘴歪眼斜的,人又老实就给他起外号叫齐老歪,时间长了当他面也这么叫,他倒也不恼,就没人再问过他本名了。
“哦,俺家乡出过一个名人叫贾思勰,写过本书叫齐民要术。”钱诚插嘴道。
钱匣子、钱诚父子是山东寿光的,当地闹饥荒的时候钱匣子的妻子饿死了,他带着刚几岁大的钱诚投奔了林老爹,林老爹那时候已经发现了东北深山里的那处世外桃源,正准备带着亲戚朋友移民过去,于是钱家父子也跟了去。
“但是是齐民要术跟齐民药铺听起来总觉得像李逵跟李鬼的关系,还是世仁堂好听!”孙大壮笑呵呵道。
“怎么,俺开个药铺起个名俺自己都不能说了算了吗?”齐老歪突然烦躁起来,一反常态的坚持起来,
“就叫齐民药铺!”
林宝泉看着情绪激动的齐老歪,开口道,
“就听齐大爷的,叫齐民药铺。”
药铺的名字刚定下来,关于选址的位置又出现了分歧。林宝泉想让齐老歪把店铺开在埠头,因为这里有码头,人流量大;周围洋行、西餐厅和各种商贸也多,只是租金贵了些,林宝泉表示自己愿意多拿出一部分钱。但是林老歪却坚持在滨乌开,主要是离他闺女上学的学校近一点。
“洋人也不用咱的中药,远近能咋的?再说了,滨乌那地方咱中国人多,中药才好卖。”
齐老歪这样一说,林宝泉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准备得差不多时,孙大壮给林宝泉提了醒,“这个老歪你别看平时愚氓(老实),实际他那是装傻,现在你让他出去挑大梁了,他开始拿把(摆架子)了,亲兄弟还得明算账,何况这是你半路捡的。你打算这个店开起来以后跟他怎么算啊?”
“俺当初也没想那么复杂,就寻思咱每回进城有个落脚地,咱卖的货不至于被人压那么低价!”
“这事儿你可得寻思好了,咱这堡子几十口子人这些年相处的都挺好,现在万一因为钱的事情上闹了矛盾,你这个堡长可就不好当了!”
“我知道了,我好好想想,再看看齐大爷的意思。他之前还说过不用大伙的钱,自己拿呢!”
“大外甥,你就不好奇老歪这钱从哪来的?”
林宝泉皱着眉沉默了一会,沉声道,
“俺好像知道他哪来的钱了,送齐希望去读书那回,他跟着去的。许是他采山留了什么东西没有跟堡里分,借着去城里的机会悄悄卖了,俺说他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子怎么能被贼盯上,还被扔进酱缸里。”
“哎!宝泉啊,你这孩子就是太实诚!堡里人时常自己留下点啥到城里换钱,你也不管。说来也是,当初就十来口子人,谁也不背着谁,谁家也不缺啥少啥。所以俺跟你爹他们也没正经儿的立个规矩,以至于现在都开始有私心了。想想也是,现在都分了家和地,当然都揣着自个儿的心思了!”
孙大壮走后林宝泉开始琢磨起表舅说的话,老爹不在了,自己这个堡长只是表面上被人尊重,但凡做任何决定,除了老舅孙大壮支持,其他人总有唱反调的。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根本不需要林宝泉来管,以前他爹在的时候要怎么着就怎么着,一直过得挺好,谁愿意他管着。尤其林虎娶了窑姐儿柳月后,他这个堡长也成了堡里的笑话,大家当面不敢说背后在家都议论得欢。
如何能让堡里人都心服口服?
在哈勒滨开药铺就是林宝泉想的一个办法。
这几年国民政府对萨哈连的管制加强了,听说沙俄国内也不消停,对远东地区管控已经不那么严了,很多民营资本家都来到了萨哈连。林宝泉的两个兄弟林长友林长发比林宝泉小一轮,都在滨乌读书,他们时常跟林宝泉说起时局和世界的变化,也使得林宝泉开始反思不能一直窝在小山沟沟里,当初父母是躲避灾难饥荒来闯关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再闯一闯。
他把经商的第一次尝试选择了药材,因为长年累月在山里行走,对药材无比熟悉了,另外自家有这优势还怕无法跟城里那些药铺竞争吗?况且每次他去卖的那家药铺因为他们没有势力总是压价,这也让他们损失了不少。若是他们自己开了药铺,利润上至少可以翻上一番,他带着堡里人挣了钱,那自己的威信必然就上来了。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堡里的长辈竟然只安于现状不考虑以后。虽然后面齐老歪主动要开药铺可他明摆着想摆脱他单干,这可把他的计划打乱了。
“爹,你在那发啥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