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调控、干涉,实现一个地方的内部分配,只要不闹到“易子而食”的地步,这个统治,就是合格的不能再合格。
说到底,南海某个地方死了一百万人,跟我洛阳又有什么关系?
你杀龙港百几十年来就三个人考上大学,说明你这个地方的人读书不努力,不像京城的人,要聪明的多。
一个很诡异的逻辑当说了一百遍一万遍之后,其实哪怕真的有人质疑,这不是个诡辩、谎言么?
问题就出在这里,哪怕王角穿越前,当一个组织中的人数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就这么一堆人,智者就算是对的,最后也会怀疑自己,然后跟着一起犯错,又或者是“难得糊涂”。
那是一个互联网相当发达,咨询极为爆炸,通讯极为方便的时代,尚且在“返转”“再返转”“又返转”中反复拉扯。
这个时代,看似发达的纸媒,因为刻意的分门别类,以至于王角写的小黄文,竟然成了南海地区为数不多见的“靓丽风景线”。
就是这么的荒诞离奇。
然而这份荒诞,是无数个精英,无数个比钱镠还要精明的人物,通过一百多年的努力,最后形成的。
直到现在,人口承载到了极限,重新出现了二选一。
一是把饼做大,让底层能够再苟延残喘一下,但需要技术扩散,需要让利。
二是饼还能更小一点,但是自家可以分到比以前多。
第二种方法很容易达成。
底层死的多一点,什么“马尔萨斯陷阱”……那他妈就是个屁。
王角以前看不懂,但是工作量越来越大,精力却越来越旺盛之后,他便知道,钱老大这个卤蛋脑袋,心也是卤蛋颜色的,而且可能老抽加的特别多。
于是跟老婆的书信中,王角发现从去年开始,京城就很巧妙地在进行人口分流,他就觉得这是有一手的。
然而当发现主要是“高端人才”外流之后,他就觉得有点哪里不对劲,尤其是那些中层管理和底层从业人员,他们能够选择的地方,其实并不多。
说到底,京城的底层,和杀龙港的底层,并没有什么分别。
大家都是掏粪工人,难不成你京城的掏粪勺子,要比杀龙港的多一层镀金?
倘若没有,那就是没什么不可替代的。
再进一步思量,那就更加的歹毒了一些。
是逼迫着京城的底层也要想办法去谋出路,往外面走,往外面分流,然而这会导致什么呢?
这个时代的底层流动,虽然不至于跟数百年前一样困难重重然后死伤惨重,但是,已经遭受了大量自然灾害的周边地区,必然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两个程家的火并。
大量的家丁无意义地死伤,这种消耗稍微大一点,最后折算下来,不过是“米面粮油”这样的“抚恤金”“慰问金”。
钱老大这么玩,如果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整个京畿地区,肯定是要自爆的。
然而他就是有这样的底气,因为中央军始终都在江北,连长江都没有过,“靖难军”隔空喊话,连个屁都没有放。
这么一系列串下来,各种奇葩、离谱、匪夷所思的操作,其内涵的逻辑,就吻合上了。
王角对此无能为力,所以,他从来不关心也不懂的电影事业,这一次,他算是认认真真地了解了一下。
因为,电影票钱没有涨价。
几十年前是二十个开元通宝,现在,还是二十个开元通宝,又或者说,两个铜元。
这是整个京城,乃至中央核心区只要还有一些家底的人,能够娱乐消遣的倒数第二活动。
倒数第一是阅读。
最贵的,是读书。
很神奇的事情,所以王角发现,萧温虽然还没有把《孟姜女哭长城》拍出来,愿意去打听去了解的人,反而更多了。
这些人,往往不是失业了,就是很快就要失业。
于是乎,在这一场夫妻间的通信中,王角突然懂了,以前书上老是说什么“大萧条”时代是电影的“黄金时代”,大约是有点道理的。
无所事事,可不是看个电影逗闷子么。
真有事情干,哪能看电影呢。
当然,想要让上班族也去看电影……
那大概就是要另外用一点手段,用一点技术。
可惜,王角没有拍摄《泰坦尼克号》的本钱,也没有《阿凡达》的炫酷技术,更没有消费主义盛行的软营销,当然,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小黄文杂志上,搞一个《一生中必须要看的十部电影》……
倘若这个话题没有营销成功,那换成《十大感人至深的电影》总能成功。
这本身和电影无关,就好比歌颂英雄,不掩英雄本色,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人民群众讴歌英雄,是很朴素的,发自内心的向往、赞美,而有的人,一样的行为,一样的文字,他便能从中压榨出惊人的利润来。
“拍电影……真能赚钱啊。”
有点诧异,他认真了解过京畿地区、京兆地区的现实状况之后,稍微算了算,只要一部电影的观影人次超过五百万,还真能盈利。
在安仁县是指定不行的,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