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称为鬼节,也就是上巳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走鬼、驱鬼。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历来鬼魅和邪祟都会被追类与一起,而上巳节,虽然称之为鬼节,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寄托相思和追求美好的一个节日呢,都说鬼可怕,但是俗人知道的鬼怪是可怕的,但是你不要忘了,传说中的地府之中的官员,很多在人间本就是很出名的人物,算是英雄和大善之人吧,那为什么我们创造出来的鬼,就一定要是坏的呢。
而清明节,至少是没有人不知道的,再就是传说中的中元节,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
既然那鬼门打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天呢,鬼是人的灵魂,既然是人的灵魂,就有着人的思想和情感,活着的人思念逝去的人,那逝去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鬼妈耶自然是会思念人的,同样的道理,都是寄托相思罢了。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投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某些地区在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后来更发展为盛大的祭典,称为“盂兰盛会”、“盂兰胜会”。
其实在白子豪的老家,上坟烧纸也都是有很多种的方式的,在东北的时候也看到过的,有的时节是在坟地上坟烧纸的,有的时节则是在野地里烧纸的,而在野地里烧纸的时候,都会给流浪在天地之间的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烧纸的。
就如同前面提过的,年三十晚上的烧纸,除了给逝去的亲人烧纸是单独的一堆,还要给孤魂野鬼烧纸的,也就是是所谓的过路的,马踏等等,没有后人祭拜的逝者,就如同人间的流浪汉一样,终归是会有好心人的,前世的老爸很重视,但是白子豪想不明白,老爸是一个好人,为什么会苦了一辈子,而且去世的时候还会客死他乡。
就如前一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电影《人生大事》男主的职业作为抬棺人,本身就带给观众对于死亡的思考。男主父亲的那句:“人生除死,再无大事。”也在进一步表达作品对于死亡的看法。但是电影对于死亡的探讨感觉像是浮于表面的,无论是生病小女孩死了之后父母对她的送别,还是活着的老人想为自己办一场皇帝般的葬礼,还是最后男主父亲遗书中想要不一样的葬礼,人一辈子,不管是高高在上,还是被引入尘埃,最终都会走向自己的终点,那就是死亡,人的出生和死亡是一样的重要的,抹去了自己在这个人世间的痕迹,留下的只是活着的人的思念和牵挂。
以小众行业-丧葬业为视角,感受人情冷暖,也理解这个行业的不易,给死人接骨化妆,让冷了的身体变软,让死人最后体面的走。死亡无疑都是人们不愿意触碰的一个经历,很多人都说不怕死,但是当自己死亡将近的时候,也会不知所措的,但是死亡来的往往就是那样的突兀,不给你任何的准备,就像前世的时候,父亲去世的时候,所有人都是猝不及防的,就算是父亲自己,到死也不会知道,自己竟然会在睡梦之中就那样睡过去了,这一睡,就结束了一辈子。
白子豪曾经上班的地方是一个商住两用的大厦,在那几年经济萧条的时候,整个办公楼,其他行业都纷纷缩水,就算是白子豪单位,也很是不景气,算是苟延残喘的存在,但是有一个行业却是越发的蓬勃,甚至是风生水起,整栋楼有好几家这样的单位,那就是买保健品的公司。
客户无疑就是那些老头老太太,而这样的老人白子豪见过很多,也了解过很多,当问到死亡的时候,他们倒是不忌讳,都说自己年纪都大了,活够了,死就死了,但是他们明知道那些所谓的保健品都是骗人的,骗得神乎其神的,似乎就是包治百病,能长生不老一样,但是这些嘴上说不怕死,活够了的老人,把自己兜里的那点养老金几乎全部都投入进去了,你能想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