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相似,考虑到鲫鱼本身就有许多品种,想来应该是鲫鱼的一种没错。
只不过,与明霞经常看见的小奶鲫鱼不同,这只野生的鲫鱼鳞片泛着淡淡的金色,就连鱼肚白的位置,都像渡上一层金膜,整只鱼体态浑圆匀称,可以想象它在水中摇头摆尾的憨态模样。
鲫鱼有金鳞,明霞倒是并不觉得奇怪。要知道,金鱼就是由鲫鱼进化而来的观赏鱼,别说带点淡金色,就是红橙蓝紫银白五花都是常见。
明霞倒是听过一种说法,据说野外环境下生存的野鲫鱼,鳞片会比人工饲养的鲫鱼,颜色更黄,更闪耀一点。
除了鳞片颜色之外,更让明霞觉得诧异的是这只鱼的大小。
有句俗话说,过斤鲫鱼赛黄金。
按照常理,两斤多的重量,也已经是鲫鱼的生长极限了。
鲫鱼不像草鱼,长肉快,超市里卖的基本都是三四斤左右,而二三十斤的草鱼,还真不稀罕。
真从水里钓上一只四斤多的鲫鱼,都能直接当新闻猎奇宣传了。反正明霞上辈子也没听说有谁钓过。
野钓鲫鱼,不包括那种人工培育的工程鲫鱼,单指常见土鲫鱼,超过半斤,就能算大鱼了,超过一斤,也很稀罕。绝大多数,钓友们能勾到的鲫鱼,都是不到巴掌大的小奶鲫。
明霞在湖边折了一把新鲜的野草,铺在竹篓的面上,然后将其背了起来,大步往家里走去。
这回家的一路,她还琢磨着,自己这回,运气着实不错。
按照鲤鱼的生活规律,它们通常在水域的下层活动,这只大胖金鳞鲫鱼,不知什么原因,竟然跑到水皮子上,来咬她放下的小蚯蚓。
不过,明霞也不确定,这种生长在野外的大鱼,肉质口感是好是坏。
虽然很多人普遍认为,野外生长优于人工饲养。不论什么食物,套上野生二字,就自带光环,似乎都比人工饲养高上一等。
但是,实际上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野生食物的品质口感如何,还是需要看其生长的环境。
就像分布范围十分广泛的野鲫鱼,野外水质的高低,才是决定鱼肉品质的关键因素。
根据明霞从钓友们听来的经验,通常浑水水域生长的野鲫鱼,口感要普遍优于清水水域。
大概因为浑水水域水质肥,微生物多,因此野生鲫鱼生长速度快,肉质细腻,土腥味少。
而清水水域,水质清澈,营养富集物少,鱼儿生长缓慢,鱼肉较老,可能味道也不算好。
当然,这只是通常情况,这自然界中,环境变化万端,难以统一一概而论。
放下偏见,那些科学方式饲养的家禽牲畜,鱼虾水产,也未必会比野生差。
当然,明霞如今这食不果腹的情况,可不管这只鱼的滋味优劣。
只要想到鱼肉中富含高蛋白,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甭管它肉质多老,口感多差,明霞都能将它给咽下去。
再怎么说,至少比苦药好吃多了。
因为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明霞回去的路上,几乎是一路小跑。
绕是此时已经逐步入夏,天气转暖,湿衣服贴在身上,水的蒸发还是带走了一部分体温,让她觉得皮肤上透着阵阵寒意。
明霞快回破屋时,心里还暗暗庆幸,前些日大花从山上挖了几棵野姜的根块,正好马上可以煮碗姜茶驱寒。
明霞喘着气跑进小院子时,可把坐在石墩上,正在收拾竹片竹条的三位小丫头吓了一大跳。
她们猛地看到出门前还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娘亲,浑身都是泥水,一身狼狈,半跑着冲进来,把身上的竹篓往地上一甩,咧嘴大笑喊道:“孩儿们,快给娘烧点热水。”
大花虽然没有弄明白目前发生了什么情况,但却马上接收到了明霞所说的信息。
明霞话音刚落,她便跳起来,转身去取水。
二花巴眨着眼睛,有些困惑地盯着明霞放在地上的脏兮兮的竹篓子,吸了吸小鼻子,歪着小脑袋,似乎正在很认真地思考着什么。
明霞没顾上这个小姑娘粘在竹篓上的小眼神,让大花帮忙烧热水之后,就直奔自己住的房间。
明霞全身上下的衣服,只用一个老粗布袋子装着,也就刚刚好两套。衣服已经不知被其他人穿过几手,改了又改,补了又补,就算放在这个时代,也算很差。
明霞把自己收拾干净,才带上脏衣服走出屋子。
大花动作利落,明霞出来就看到她蹲在火堆旁边,黑陶土盆子里的水已经冒出了白泡泡。
她带回来的竹篓子放在原地。
虽然与明霞相处几日,三个孩子的性情略微活泼了点,但是在某些时候,她们还是十分拘谨。就比如此刻明霞没出来的时候,三个孩子就算好奇极了,也没有翻动明霞背回来的竹篓子。
这是她们从小在游家生活的习惯。没有吩咐,是不能随意碰大人带回来的东西,否则被游老婆子看到,就是一顿狗血淋头的破口大骂。
明霞打了个喷嚏,赶紧搓了搓手心,找出放在院前石头上晾晒的野姜,拿起小镰刀,往快要烧开的水里切了几片,才开始挽起袖子,准备收拾竹篓里的鱼。
明霞掀开竹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