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鸿18年二月
离顾玄司、顾清懿回宫过了整整五个月左右的时间,皇宫内今年不似往年的大办,热闹非凡,今年连街上的小贩都少了不少,来往行人都快步离去,按理说元后的亲弟弟元郎奕今年十一月大婚,实在不应该如此。
或许百姓几乎闭门不出,是因为京城会发生大事,为了不掺和进去,都为了自家人的平安,才选择了此方法。
正月皇宫也只开了家宴,但也是死气沉沉,用膳没多久,顾衍便离席,留下皇后主持大局,随后便快马加鞭的派信使走暗道去了边关,走官道,卫晋说不定立刻就会杀到皇宫。
元郎奕得信的第一时间,便立刻再次点清人数,确认无误后,确定于明日启程,骑兵五十,步兵六十,枪兵一百,弓箭手三十,一共二百四十人。
比起卫晋三百人少了几十人,不过他挑选出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加上圣上的禁卫军,不知除了禁卫军还有没有其他所不知道的兵力。
元郎奕将白啸贤留在了边关营,因为边关营需要照看,虽无战事,但也怕别国得到消息来犯。
元郎奕带着一众兵马随信使一同走了暗道,说是暗道,实则不如说穿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山洞,过了一个又一个陡峭的悬崖,走了一个又一个的吊桥,终于看到了京城的边角。
时间上快了非常多,仅一月就从边关快到了京城,要知道就算走最快的官道至少也要四五个月,很早之前回京城,赏了不少好风景,大概半年,若不识路或被骗估计半年还要往上。
“信使,我们一众怎么进入京城?布防图也未说,暗门太过明显招摇。”元郎奕开口询问。
“回将军,圣上有旨意,走京城的小门进京,那儿无兵力驻守,除了圣上以及小人,没人知道,很安全。”信使用着只有他能听到的声音对他诉说。
元郎奕颔首,没在理会。
很快便到了称之为小门的地方,看起来像荒废了许久,确实在一个极为不显眼的地方。
“小人先告退,小门过后便是一个通往圣上时常会去的御书房外由假山遮挡的门。小人需要先去禀报圣上。元将军带兵可在御书房外等候。若被御书房外禁卫军阻拦,便给他们看那守备图便好。”
元郎奕一字一句记在心中,并未回应,只是挥挥手,他便快步离开。
御书房密室
“怎么样了?”
“回圣上,臣先行一步禀报,元将军和一众人等已经进了小门快到假山了。卫晋很大可能会在元将军大婚时带兵。人数大约三百余人。”
“很好,帮朕把禁卫军也叫到御书房外。”
“喏。”
元郎奕从小门一出就见到了圣上的禁卫军,他们个个身披重甲,刀别腰间,人数估计有两百人。再撇一眼站于上位的便是顾衍,他率先开口。
“元将军,你带了多少?”
“回圣上,骑兵五十,步兵六十,枪兵一百,弓箭手三十,一共二百四十人。”
顾衍点点头,十分满意,加上禁卫军比卫晋多上一百人左右,再不济影卫也可以出动。影卫大约十人,从高祖时便开始培养,都是一顶二十的好手。
“先休养生息,临近时间再逐步分散,暗处藏兵。”
“是。”
“朕的禁卫军,你们可瞧仔细,朕不想听到有误伤。禁卫军你们也给朕瞧仔细了!”
一众将士声洪冲天,似乎胜负已成定局。
淮安城
萧成山于17年四月去淮安治理动乱,淮安的知府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十分的恭维。
萧成山也着实被这动乱吓得不轻,淮安这地,处于梁国中心腹地,靠来往贸易生存算得上富庶,就因山贼较多,隔一段时间就会攻城烧杀抢掠,抢食,抢妇女。之后再次撤退。
顾衍也曾派兵增援,但毫无作用,那些山贼打不过就跑,淮安城外山上小路颇多,陷阱颇多,守城将领曾带兵想要烧山,可惜淮安这地常年暴雨倾盆,不仅山未烧成,兵还少了不少,被安置的陷阱困住的,一个都没能出来。
可这萧成山确实算有一把手,来了先治理了难民,安抚民心,再让一众将士撤退,佯装失利,山贼果然上当,他们破了城门,发现毫无人气,才知上当,想撤已经来不及了。
无数惨叫响于耳旁,最后一声惨叫声落幕,无数将士举起手中武器欢呼不断,他们赢了,动乱总算可以安歇不少!至少近十年他们都不会来犯。
淮安知府痛哭流涕,这些日子用尽了不少办法,都未起到作用,小的动乱自己可以治理,这次动乱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萧大人,果真乃我淮安救命恩人!”淮安知府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握着萧成山的手,感激之情流于表。
“这是本分。”萧成山心中厌恶,手,能不能松开,眼泪别滴着我。得快些向圣上禀报此事,回京最重要。
淮安知府安排好了他的住处,各百姓也送上了许多粮食感谢,他唤来信使快马加鞭去京城禀报。
京城皇宫昭鸿18年七月
萧成山收到圣上回京旨意,立马翌日就出发了,仅半月就到了京城,已经很久了,不知道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