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记分本那一刻,程远山已经明白大队长给出的理由是什么,接过本子那一刻,手还是颤抖的。
他以为自己被刷掉的理由会是举报信,还早早准备了一大堆解释和说辞,没想到大队长对举报信的事只字不提,拿了记分本给他。
看着上面刺眼的红色数字,程远山说不出话。
他是七三年的知青,来这里三年多,每年都朝大队借粮,借多还少,汇总下来,现在还欠着大队的粮。
上面还标注着他承诺还粮的时间,每次都逾期,上面的没一个红色数字,都代表他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除此之外,本子的最后面还贴着欠条,同样是他欠大队的,欠条上写着借款原因,不是他病了去医院,就是去医院开药。
每一张欠条,都说明他是个身体不好的人。
借钱时,他什么可怜说什么,什么惨说什么,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玻璃似的人,碰一碰就要碎,当时他怎么想的来着,哦,他觉得大队的干部都是傻子,他哭一哭卖卖惨就能骗到一笔钱,还能请病假,不用劳动,简直太好了。
那个时候的他并不知道,几年后还有这么一出,更不知道大学生推荐名额,和工分欠条有关。
也是前面那几年,没有知青因为这些原因失去报名资格,他没有前人教训可以吸取,就放松警惕,怎么偷懒怎么来。
程远山算明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什么滋味了。
这还不是最让他气愤的,他最气的是欠大队粮食的原因不是自己,而是李芳琴。
李芳琴干活不行,比他还不积极,工分自然就少,分到的粮食也少,根本不够吃。
而他喜欢李芳琴,见不得她吃不饱,她再来跟他哭诉几句,他就来找大队长和会计借粮。
本来欠下的粮食,他勒紧裤腰带,少吃一点,是能还上的。
哪想到李芳琴知道能吃他的口粮,不会挨饿,偷起懒来变本加厉。
程远山自己也不是多能干的人,赚的工分勉勉强强够自己填饱肚子,再多个李芳琴,那点粮食根本不够。
于是就要年年朝大队借粮,有借没还,一点点累积,到现在,已经是一笔不算小的数目了。
程远山这个后悔,恨不得捶胸顿足,他怎么就那么傻,因为李芳琴哭诉几句,就做出这样的蠢事。
这下好了,他想说大队长处事不公,区别对待,都说不出。
夏国松说的这个理由,任谁都挑不出毛病,程远山更说不出个不字来。
他将记分本还给夏国松,灰溜溜的走了。
他没办法埋怨夏国松,又不觉得是自己的错,便将错一股脑推给李芳琴。
要不是李芳琴,他不会朝大队借粮。
不朝大队借粮,他不会知道大队干部好说话,更不会认为他们傻,也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请假借钱,就不会写下那么多欠条。
没有欠条,大队长就不会以此为理由,将他的名字划掉,让他和推荐名额失之交臂。
总结下来只有五个字,都怪李芳琴!
先前因为打晕陈霖,李芳琴在院子里对程远山破口大骂,之后对他也没个好脸色,一点点磨光了程远山对她的喜欢。
现在程远山想到她,只剩下恨,恨对方毁了他的前途和未来,掐灭他离开山沟沟的希望。
一切都是李芳琴的错,他只是受蒙骗的无辜可怜人。
程远山迫切的想要报复李芳琴,即便对方的名字也不在入选名单里,他还是想报复。
李芳琴喜欢陈霖,一边吃他的粮食,占他的便宜,一边无视他的示好,始终吊着他,不给个准确答复。
想报复她也很简单,让她和陈霖没有可能就是了。
他的想法简单直接,若是这次的名额被陈霖拿到,他顺利回城,成了光鲜的大学生,以后是光荣的国家干部,他还能看上李芳琴吗?
陈霖和李芳琴都是知青时,尚且看不上李芳琴,当身份地位发生变化,两人的差距犹如天堑,陈霖还会看上李芳琴吗?
绝无可能!
那个时候,李芳琴想嫁给陈霖,简直是做梦!
程远山阴恻恻的笑了,目光在李芳琴、齐振业、胡桂英之间来回流连。
想把陈霖推上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齐振业胡桂英两块绊脚石。
他能算计他们一次,就能算计第二次。
十月底,公布了去公社参加初试的名单。
十一月初,夏国松接到通知,告诉通过初选的十人,去公社考试的时间。
程远山知道,自己该行动了。
他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布置着一切,他以为自己做的很隐蔽,其实他的所作所为,都在陈霖的眼皮底下。
随着考试时间越来越近,陈霖的心越乱,对自己能不能得到名额,也从最开始的坚定,一点点产生动摇。
他每天有大半天时间在看书,晚上睡觉前,还会和程远山抱怨书本难,离开学校几年,连书本的内容都陌生了。
总之就是告诉程远山,他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拿到这个名额,无形催促他赶紧行动。
程远山是把合格的刀,确实没让陈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