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现在张绣在幽州、并州、河内郡屯兵,气势汹汹。我请求前往张郃将军的军中,为其参军。”
许攸没有说别的,只是拱手对袁绍一礼,十分诚恳道。
袁绍心中对许攸的芥蒂,顿时消散了。
这关键时刻,许子远还是自己人啊。
相比于那些逃走的人来说,许攸的忠心就凸显了出来。再说,许攸智谋之士,天下闻名,有他帮助张郃,等于是为张郃插上了翅膀,如虎添翼。
不过以防万一。袁绍也没有把张郃的计谋,告诉许攸。
“好。”袁绍只是轻轻颔首,答应下了此事。
之后,袁绍亲自写了一封委任状,任命许攸为张郃的参军,让许攸带着去见张郃。他私下里又写了一封信给张郃。
.........
河间城。
城墙伟岸,城郭巨大。八位袁军大将、五万精兵在张郃的统帅之下,镇守河间城,城中粮食、辎重极多。
张郃名望很高,骁勇善战,在他的统帅下,军中士气也是极高。
这日上午,阳光十分温暖。
将军府,书房内。
张郃跪坐在主位上,期待的看着前方从袁绍处返回的王正。
王正躬身行礼,把事情告诉了张郃。
张郃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失望之色,挥了挥手,让王正下去了。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谋。主公不肯牺牲儿子......”想到这里,张郃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但他很快就振奋了起来,高干的头也勉勉强强吧,计划是能够展开的。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戏给演足了,让对面的梁军相信,他与高干不合,与袁绍不合。
又过了一日,张郃正式接到了袁绍的命令。
派遣高干为自己的监军。
张郃立刻在自己的将军府内,召见了城中的八位袁军大将。
“高干年轻而没有经验。主公却派遣他来做监军,我怕会坏大事。”张郃坐在主位上,左手按剑,脸上露出了忧虑之色。
八位大将分坐在两侧,面面相视了起来。
有人与张郃一样露出了忧虑之色,有人则是心中有些不满。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袁绍不信任前线大将的表现。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把这个想法给说出来。
在场有九个人,如果说袁绍的坏话,或者是表达不满,可能就会传到袁绍的耳朵中,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虽然将军们没有说话,但是张郃却感觉到了,不由得很是满意。
这是一个开始,他会在高干来了之后,与高干产生剧烈的冲突,然后杀了高干,取其头颅,去投奔梁朝。
这还有一个前提,张绣真的率兵去攻打壶关,而留下部将镇守京都。
张郃对此有九成的把握。
...........
直隶,京都。
随着时间过去,城中的人口渐渐多了起来,当然也热闹了起来。只是压力也陡然增加了。
直隶的粮食,供应不了京都的这么多人口、军队。洛阳经过并州再到达京都的粮食转运,愈发的艰难。
不过梁朝血槽厚,勉强还能维持。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张绣也应该尽快发动灭袁之战,把冀州抢到手了。有了冀州供血,直隶才是真正的京畿之地,否则就还是地广人稀的蛮荒之地。
这日上午。
皇宫。
无数的宿卫散落在宫廷的关键地方,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发烫。
正殿内。
张绣穿着一身常服跪坐在御座上,其下文武分作两旁跪坐。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一战了。”张绣呼出了一口气,沉声说道。
群臣沉默以对。
谋士们、将军们已经坐在一起商讨过许多次了,出兵的计划已经完备了,没什么好说的。
“樊稠。”张希抬头看向了老将樊稠,沉声说道:“你领兵万人,与直隶校尉李儒,北平尹石广元一起镇守京都。”
“诺。”
樊稠、李儒、石广元三人齐齐拱手应诺。
张绣轻轻颔首,樊稠老将,勇冠三军,忠心耿耿,但却没有谋略。不过李儒有智谋,也能约束樊稠。加上李儒麾下也有直隶校尉部的人马,镇守京都绰绰有余。
就算是袁绍十万大军来攻,也能周旋一二。
随即,张绣抬起头来对张雍说道:“雍儿。你领本部人马三万,进驻范阳,既防卫京都侧翼,也是与河间的张郃对峙。”
说到这里,张绣对张雍严肃道:“张郃乃是袁军大将,在寡人看来,远超文丑、颜良,你务必小心。遇到大事一定要与田豫、鲜于辅、王修等人商议,不要独断专行。”
张雍得了一个防御任务,有点失望。却很快收起失望,郑重躬身说道:“诺。”
张绣点了点头然后站了起来,说道:“其余人马,随寡人南下征讨壶关高览,夺下壶关,与庞德汇合。华雄率领三万骑兵为先锋。”
“诺。”
群臣轰然应诺。
粮草、辎重早就办妥了。华雄出了皇宫之后,立刻率领麾下的三万混合骑兵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