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9年,火星新城。
早晨的太阳如期从火星的地平线升起,大如篮球的太阳发出橘红色的光线,炙烤着这颗行星。火星地表的平均气温达到了-10度,比原来的-50度足足上升了40度。两极的冰层差不多完全融化,在火星的南极和北极形成了两个巨大的极地湖泊。
刺眼的阳光把吴敏从睡袋里惊醒,她揉了揉眼睛,看看床头的闹钟,已经7:00整了,她马上翻了个身,从床上爬起来,把身上的睡袋褪去。
身边的李维早已经起床,在厨房里张罗早餐。吴敏换上银色的宇航服,洗漱完成后,便来到饭厅看看今天吃什么。
李维已经坐在饭桌上吃早餐了,他啃着手里的压缩面包,就着白开水吞了下去。吴敏失望地摇了摇头,朝李维叹气道:“今天还是吃这种东西呢?哎。”
李维瞧见吴敏出来了,他无奈地和妻子说道:“这几天超市就剩一些压缩面包卖了,不知道迟一点会不会断粮。趁没有断粮前,我们还是得多屯点粮食和蔬菜肉类。”
由于太阳的异常,导致火星新城的几个大型农场的农作物差不多全军覆没,剩下不多的食物还是火星新城的应急地下农场产出的,但是数量太少,很多超市想进货都进不了。
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
吴敏和李维在8点一刻来到了他们工作的地方——天体物理研究所。他们在办公室脱下宇航服和头盔,换上白大褂后,便来到观测中心。
吴敏想了想今天应该做些什么,她最近的任务还是挺繁重的:先是要观测水星,记录那晚水星被太阳撕裂和吞噬的场景;接着要观测金星,因为金星原本是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现在水星消失了,便成了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吴敏开启了观测中心的射电望远镜,把镜头对准了金星,调整好镜头后,吴敏又打开了计算机的观测屏幕。她静静地坐在计算机屏幕前,记录着火星的运动轨迹。今天是第10天观测金星的运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轨迹,吴敏把前面9天的观测数据都调了出来,和今天的数据一起,合并成金星最近的运动轨迹。
看到结果的时候,吴敏虽然有些吃惊,但是这也是他们预料之内的事情,她指着屏幕的模拟画面朝李维说道:“李维,你看,金星最近的公转速度加快了很多,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由原来的224.7天加快到现在的100天,而且不再是以前的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变成了椭圆形。自转速度也加快了一些,但并不明显。”
李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是肯定的,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f=gmm/r^2可以知道,g为引力常数,m是太阳的质量,m是金星的质量,r是太阳和金星之间的距离。在这里,太阳的质量和金星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而由于太阳膨胀,太阳和金星之间的距离缩小了,所以分母就变小了,分子不变的情况下,f万有引力肯定是增大的。向心力增大的情况下,金星运动的角速度肯定也会增大,那么对应的公转时间便会缩短。”
金星,太阳系的第二颗行星,天文符号:♀,轨道公转周期为224.7天,没有天然的卫星。金星在华夏国的古代称为太白、明星或大嚣,早晨出现于东方称启明,晚上出现于西方称长庚。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太白为白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金星。
英文名称源自罗马神话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venus),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
金星在夜空中的亮度仅次于月球,是第二亮的天体,视星等可以达到-4.7等,足以在地面照射出影子。由于金星是在地球内侧的内行星,它永远不会远离太阳运行:它的离日度最大值为47.8°。
金星是一颗与地球相似的类地行星,常被称为地球的姊妹星。它有着四颗类地行星中最浓厚的大气层,其中超过96%都是二氧化碳,金星表面的大气压力是地球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92倍。其表面的平均温度高达735 k(462 °c),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阳的水星还要热。
金星被一层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云覆盖着,阻挡了来自太空中,可能抵达表面的可见光。它在过去可能拥有海洋,但是随着失控的温室效应导致温度上升而全部蒸发掉。水最有可能因为缺乏行星磁场而受到光致蜕变分解成氢和氧,而自由氢被太阳风吹散,逃逸到星际空间。2020年9月15日,科学家在金星大气层中侦测到磷化氢存在,这可能是地外生命存在的迹象。
吴敏把观测数据导入到行星运动模拟系统后,让动画来预测金星未来的走势。
动画显示,金星在水星消失后,靠近太阳那侧的受力减小,但与太阳的距离变近,所以,运动的轨道就变得有些紊乱,再也无法维持原来的匀速圆周运动,绕日轨道呈现椭圆形,在近日点的时候速度加快,在远日点的时候速度变慢。
太阳还在不断地膨胀,金星的轨道也无法维持不变的椭圆形,并且离太阳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