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火星新城,在这个红色星球的北部,是一望无际的低洼平原,一眼望过去,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砾石还是砾石,一片了无生机的模样。在荒漠里,一支高耸巨大的火箭孤独地伫立着,在微弱的太阳光中,闪着银白色的光芒……
这是人类登陆火星的第七个年头。人类登陆火星已经过去了整整7年,在这短短的7年时间里,人类以最快的速度,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物质生态文明。
80万平方公里的火星新城建成了1亿套商品住房,修筑了道路,学校,公园绿地,商铺,政府部门,研究部门……环绕着火星新城建成了一条时速1000公里,里程3600公里的超级高铁。在这个浓缩的城里,人们有了一个赖以生存的温馨家园,这是人类最大程度地复制过往的地球生活,也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纪念和怀念。
除此之外,人类还想方设法来还原地球的环境。
首先,改变火星低温的环境。发射了几万枚氟利昂火箭弹到火星的大气层,让温室气体注入到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去,从而形成温室效应,成功地使火星的平均温度上升到-50摄氏度。
其次,改变火星干燥缺水的环境。除了开采两极和地下水,能源工程师们还想到了一个办法,拦截太阳系内的水冰小行星,依靠捕获星际间含水量大的小行星来给干燥的火星补充水分。
最后,改变火星缺少磁场的现状。由于技术难度较大,最终的方案还在讨论之中。
为了研究火星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由联合政府的飞行器制造中心研制的气象卫星今天将由“战神1号”系列运载火箭送入火星的预定轨道。
气象卫星指的是从太空对星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卫星。卫星内部搭载了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星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地表和海面图片,再经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种气象资料。气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卫星按轨道的不同分为太阳轨道气象卫星和星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按是否用于军事目的分为军用气象卫星和民用气象卫星。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气象卫星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在过去的地球上,大米国、前苏联、法国和华夏国等众多国家都发射了气象卫星。
1960年4月1日,大米国首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试验气象卫星。
1988年9月7日,华夏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可与大米国诺阿卫星云图媲美,但由于星上元器件发生故障,它只工作了39天。后成功发射了四颗极轨气象卫星和三颗静止气象卫星,经历了从极轨卫星到静止卫星,从试验卫星到业务卫星的发展过程。
今天,战神1号火箭搭载的就是在火星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火星风云1号。
火星风云1号是由飞行器制造中心研制的新型气象卫星,通俗来说它就是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高级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轨道的不同,气象卫星可分为两大类,即: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和星球同步气象卫星。前者由于卫星是逆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同步,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而火星风云一号则是属于后者,是与火星保持同步运行,相对火星是不动的,称作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又称火星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在气象预测过程中,新风云1号卫星云图的拍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借助于火星上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向程度而拍摄的可见光云图,只限于白天工作;另一种是借助火星表面物体温度和大气层温度辐射的程度,形成红外云图,可以全天候工作。
气象卫星主要有极轨气象卫星和同步气象卫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星两大类。1极轨气象卫星。飞行高度约为600~1500千米,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交角,这样的卫星每天在固定时间内经过同一地区2次,因而每隔12小时就可获得一份全球的气象资料。2同步气象卫星,运行高度约35800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相重合。从火星上看,卫星静止在赤道某个经度的上空。新式的火星气象卫星观测范围为180个经度跨距,从南纬50°到北纬50°,100个纬度跨距,因而5颗这样的卫星就可形成覆盖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观测网。
在火箭发射总控室里,赵吉身穿蓝色的工程宇航服,戴着工程头盔,在和其他工程师们紧张地工作着。另一个年轻的女工程师盯着计算机屏幕前的数据,她看看屏幕的时间,距离预定发射时间还有20分钟,赵吉刚从火箭的发射塔检查完点火喷嘴和液体甲烷和液氧有没有发生泄漏。
赵吉,1990年生人,到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