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翻页)
理方式,根本不是一个现代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中州市范围内,还有一家有近千工人名叫“中州红阳洗涤用品厂”的大型国有企业生产肥皂香皂,但这个大厂的产品在销售市场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没有市场定位,没有销售细分,没有市场开拓,没有市场培育,人人嘴上都挂着“市场”这个名词,实际上他们既不知道什么是市场,也没有市场意识,只是生产了一些皂类初级产品。皂类中有很多功效和附加效用都没有挖掘出来,只要增加一些科研力度,不用费多大精力就可以开发出皂类的更多新用途。
所谓的市场营销其实就是简单的粗制滥造的广告,根本谈不上现代营销,庞大的农村市场竟没有什么人去开拓。所以,肥皂和香皂在整个中州市市场有着可以挖掘的巨大潜力。
见此情形,金青峰想如果校办工厂能完全完全交到自己手上,由自己说了算,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将整个中州市的洗涤用品市场分占一大部分,更何况伴随着生产香皂、肥皂等洗涤用品,还有附属产品也可以同时生产,前景大有可为。
想到此,金青峰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冒了出来,自己为什么不想办法把校办工厂承包了呢?承包之后一切自己说了算,自己有完全决定权,那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以这个小企业为出发点,首先占领中州市市场,然后扩展至整个中原省,最后延伸到全国。
第三天上午,金青峰找到阎校长,向阎校长提出了一个让阎校长震惊的想法,金青峰想承包校办工厂,若不让金青峰承包校办工厂,他就不接受校办工厂厂长这一职务。
金青峰为了说明个人承包公家的企业,虽然是件新生事物,但绝不是他们开的先河,绝不会带来政策上的麻烦,金青峰硬是挤时间到中州市图书馆,找了不少刊登有各地私人承包政府所属企业的事例,和有关评论文章及探讨性的理论文章。
阎校长听了金青峰的想法,又看了金青峰交给他的不少报纸,阎校长也觉得将校办工厂承包出去,不违反相关政策,也不会给自己惹来麻烦,这也许是挽救县一高中肥皂厂,使其起死回生的好办法。但阎校长关心的不是企业员工的工资问题,也不是企业是死是活的问题,他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这个校办工厂将金青峰栓死勒死,能达到这个目的,别的他都无所求。
因此阎校长想了想,看着金青峰说:“承包也不是不可以商量,你先谈谈你的想法,不能让你吃亏,更不能让公家吃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