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陈家人的眼力见识,当然知道阿尔弗雷德家族可不是表面上的那种吉祥物,而是势力遍布全世界的一个王室家族,或许财力不是很强大,距离那些世界排行前十的首富们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但要是论影响力,那么阿尔弗雷德不说是世界第一, 那起码也是排行前三的家族。
毕竟不是每一个家族都曾经是殖民地遍布全世界的帝国皇室,也不是每个王室家族现在还在位,欧罗巴那边的落魄贵族和流亡王室多了去了,现在还有一定影响力的已经不多。
所以阿尔弗雷德家族看似比一百年前落寞了一些,但真要小看他们,绝对会让人吃大亏的。
“贤侄女, 吴老弟他竟然能跟布国王室拉上关系?怎么早没有见你们家在西方还有这个人脉呢?”
也不怪陈家主有所怀疑,实在是陈家与阿尔弗雷德家族之间存在的差距有些大,论影响力陈家远远不及人家布国的王室, 论财力那也是比不上。
要说陈家也是南洋巨富之家,但经营的产业偏向种植业等实业,所以固定资产不少,但现金储备却远远比不上一些靠着互联网、能源等方面崛起的新兴富豪。
这也是夏人们自古以来的一贯作风,毕竟种田能手的能力和对土地的渴望,是刻印在他们血脉中的基因。
可以说老一批闯南洋的夏裔族群一开始或许是经营海贸的生意,但有了一定资本之后,第一个要做的必然是购买土地去开垦,就连后来新时代下南洋的那些夏人,不管发达了还是混的一般,房屋田产起码也都要置办一些。
正是这样保守的思想与习俗,让勤劳踏实的夏裔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最先扎根下来、混个温饱稳定的族群,但也禁锢了他们的思想,缺少冒险思维的夏裔中, 其实小康的工薪阶层和富裕的中产之家占了族群中的绝大部分。
而之所以人们会感觉南洋的夏裔富豪似乎很多的样子,除了能够选择下南洋闯荡的夏人多少有些冒险思维,另外就是有着当地土人们的对比才显得他们。
所以陈氏虽然扎根南洋比吴家还早半个世纪之久, 但其财富积累却并没有吴家那么庞大,甚至恐怕连吴家明面上的总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如。
外界估算他们陈家的资产大概也就是二十几亿勃泥盾上下,也就是十几亿米刀左右。而吴家作为南洋知名财阀家族,明面上的资产在吞下刘家的部分优良资产之前,就已经超过百亿米刀,达到了一百多亿的程度。
这还只是吴家明面上的家族资产,如果算上整个三里坤自治州的税收和总经济产值,吴家能够撬动的经济数字还要超过上面的至少十几甚至二十倍!
吴芷萱和高景飞也知道,陈家的财力似乎衬不上他们数百年老牌世家的身份,这里面除了陈家的风气较为保守之外,也有着陈家人故意为之的成分在里面。
陈家家训以仁义、忠信、中庸和慎独作为治家修身之道理,虽然都是从儒学之中截取的,陈家也没有什么大学问,还是那种被儒门瞧不起的商贾之人与野路子。
但是就是这样的野路子,他们却能从中庸等儒家思想之中汲取精华为己用,早早的就看穿了殖民者和土人部落们的险恶之心,所以一直以来就秉持着财不露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并没有去过分的追求财富。也让陈家能够有惊无险的在南洋延续下来。
反而在读书和其它技艺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 让陈家每一代每一个人至少都能有一技之长, 即使家族没落也能有维生的能力, 更有着东山再起的根基。
所以陈氏家族在南洋将近四百年历史, 其间不是没有遭受创伤打击、差点一蹶不振的时候,但每每都被陈氏族人或力挽狂澜或蛰伏积累,最后都能转危为安、东山再起。
吴继宗夫妻就曾在之前给他们分析需要拉拢的南洋世家的时候,提起过陈家这些家训,并对此深为赞叹。吴家是武人出身,虽然与儒道不是一路,但都是大夏文明的遗脉分支,互相之间也是有着相似的道理。
吴氏或者说郑氏一贯奉行的思想就是先祖留下的祖训“卧薪尝胆与广积粮、缓称王”。
这两个一个来自春秋时的越王勾践,一个来自明太祖朱元璋,大家基本耳熟能详了,都是十分适合移居南洋试图完成复国大业的郑家的核心思想。
而郑家人也是这么做的,先是蛰伏起来改名换姓,然后一点点积累自身的力量,从当年几百人的小聚居点,短短不过数年便发展到麾下上千战兵与数万百姓的夏人势力,后来得了南明皇帝和监国的先后册封,又在与土人部落争斗之中,逐渐建立起了吴氏庄园的前身吴氏卫城,奠定了吴家数百年的基业。
说起来吴家祖训的道理似乎没有陈家家训那么高大上,但却十分的实用。
所以对于陈家主的怀疑语气吴芷萱也完全没有生气的意思,而是耐心解释道:
“世伯您刚刚也知道了,我们家祖上被监国鲁王殿下封了锦衣卫指挥使,并赐蟒袍仪仗若干,虽然当时只是虚衔,但在永历爷薨于咒水之难,上一任锦衣卫指挥使随着一起殉国,而我郑氏的东宁延续大明国祚,也没有设立锦衣卫的情况下,先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名头,就为我郑家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