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在大观园中养了几日,身体渐渐好转。她的身体其实并没有虚弱到要晕倒的地步。之前之所以几天之内消瘦了不少,一半是因为照顾贾母、凤姐儿、宝玉等人,另一半儿却是因为心里焦虑。
如今事情已定,迎春存了主意要既来之则安之,不再费神。把回家的心绪压在心底最深处,迎春吃喝如常。这般两三日后,太医把完脉,便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不必再吃药了。
几日下来,凤姐儿、宝玉也都好的差不多了。凤姐儿搬了自己屋子,宝玉搬回大观园,怡红院的丫头们论功拿赏,诸事纷纷不必细说。贾母等人也终于放下心来,方有工夫去理会他人。
迎春这里因身体还未大好,只去贾母那里坐过两回,得了贾母好一通夸赞外加给不少体己,还被免了半个月的请安。随后,王夫人也差人送来了许多首饰、布匹并女儿家的玩物。王嬷嬷等身边的下人也都有打赏,个个觉得面上有光,喜不自胜。
迎春之前受罚的最后一丝影响至此算是消弭无踪了。
另外,黛玉、宝钗等人之前虽然不曾亲自照料,可是她们也是每日白天都去王夫人那里的厢房坐着等消息,少不了着急上火。如今宝玉好了,姐妹几人也都有些劳累。
别人也还罢了,倒是黛玉这一番居然未曾生病,着实令贾府众人称奇。
贾母因为担心黛玉哭坏了身子,还特别让太医给她也把了脉,谁知太医把完脉,说黛玉除了有些气郁焦虑,再无别的病症,倒是喜的贾母连呼了几声阿弥陀佛。又命人把给道观、庙宇还愿的钱加厚了几分。王夫人凑趣,也跟着添了。
不过姐妹几人到底也累着了,虽然不曾大病,也少不得在屋内修养几日,不曾到处走动。
大观园的氛围久违的松散起来,主子和大丫头们都懒得在园子内走动,园内的风光一时只有闲云野鹤可以欣赏。
又兼天气入秋,夜间风起,迎春便叫了锅子,同自己屋里的几个丫鬟围着火炉吃火锅。
吃火锅这件事大概是深入中国人骨髓的爱好,不喜欢的人着实不多。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认为火锅实在可厌,一则喧哗,二则各菜之味须用火候不一,不可同一视之。迎春对随园食单虽然奉若圭皋,但唯独对袁枚的火锅之论不以为然。
吃火锅,吃的就是那份热热闹闹、那份烟火气,若是不喧哗还有何乐趣?薄薄的肥牛肉片涮进去,迅速的夹出来,根据南北口味不同沾上不同的调料,火候什么的在自己动手的乐趣之下大可以抛到一旁。余下的冻豆腐、菜蔬、虾滑等更是丰俭由人了。
综上所述,自从迎春喜爱在晚间叫锅子后,迅速受到了暖香坞上下的一致欢迎。证据是连素来不重视口腹之欲的阿碧都胖了一圈了,更遑论他人。
这日晚间,迎春叫了什锦锅。汤底是以大骨、整鸡配着补身的药材熬制的,汤浓色白,里面另有瑶柱、排骨、鱼虾、火腿、竹笋等物。配着特调的酱汁极其鲜美。
小丫头莲花儿吃的肚圆,尤觉得不满足,不禁叹道:“要是能天天都吃锅子就好了。姑娘怎么早不经常点锅子呢。”
司棋咽下一口鱼丸,骂道:“越发惯的你不知道眉眼高低了,不过进了园子自在些,老太太如今又正觉得姑娘辛苦,这才敢隔两日开口点个菜。就这,这大半个月也打赏厨房十几两银子了。你倒是敢说,一说就要天天吃锅子。”
阿碧打了个圆场,“小孩子家哪有不贪嘴的,冬天吃锅子又暖和,她们想吃也正常。”又对莲花儿道,“只是在面外不要多说,免得别人知道了倒以为姑娘轻狂呢。”
迎春也笑了,“咱们也没吃什么金贵物,这锅子其实比咱们平时吃的那些还算不得费事呢。只是从前跟着老太太吃饭,没有自己点菜的道理。以后要是在园子里面吃饭,你们想吃什么就同我说,只要不是太麻烦的,咱们就点了来吃。”
绣橘和莲花儿是一起分到迎春身边服侍的。两人关系向来好。司棋性子厉害嘴巴不饶人,绣橘和莲花儿都怕她,刚才见她骂莲花儿不敢出声。
这时见阿碧和迎春都说话后气氛缓和了,她便眼珠儿一转要岔开话题,“说起来,前儿宝玉好了之后,宝姑娘还取笑了林姑娘呢。姑娘知道不知道?”
迎春奇道:“怎么取笑了?”以宝钗那端庄沉稳的性子也会取笑别人?
绣橘绘声绘色的学了起来。
当时黛玉听了宝玉大好,脱口而出了一句“阿弥陀佛”。谁知宝钗听了就笑,待人问她笑什么,她就说“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度化众生;又要保佑人家病痛,都叫他速好;又要管人家的婚姻,叫他成就。你说可忙不忙?可好笑不好笑?”①
迎春听了,才记起来原著中也有这么一节。乃是黛玉以为宝玉必死,却又险死还生后,难得的真情流露。却被宝钗取笑了一句。偏偏又不指名道姓,黛玉纵然牙尖嘴利也不好还嘴。
黛玉因对金玉良缘有心结,平日里总刺宝钗。宝钗素日不言语,如今找到机会还了一句,就令黛玉无话可说。
这边阿碧和司棋听了也都纷纷笑道:“素日不见宝姑娘这样厉害,可偏偏人人都尊重她,这才见到她的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