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从军行> 第235章 议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议事(1 / 2)

寒风瑟瑟,大雪还没完全化干净,天地间隐隐约约还有一片片雪白之色。

福州城外扎了三座大营,三路大军都已经退驻城外,城内只有一万凉州军维持秩序,防止发生骚乱。

【本站首发,最快更新】

京畿大营之内,本该为破城而高兴的唐兴安却愁眉不展的坐在书桌前,时不时的唉声叹气。

自从出兵以来,宇文家就传信唐兴安要密切注意尘岳与赵家、上官家的来往。

可是这么久以来唐兴安一直没送去什么有用的信息,宇文家已经有些不满了,多次来信催促。

唐兴安面前的桌案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话:

福王自刎,尘岳将俘获尸体之功让给了赵家!

上官泰磊在东海当刺史,距离战场有些距离,自然是和尘岳没什么来往,唐兴安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劲。

但是自己派出的亲信查到了福王是在凉州军的面前自刎,尸体却被尘岳让给了赵中天。

这俘获叛贼尸首可是不小的功劳,就这么被尘岳拱手送了出去,而且最近赵中天似乎对尘岳的态度很是客气,颇有讨好之意,很明显两人的来往颇为密切。

唐兴安一边顾及什么都不汇报得罪宇文家,另一边又不想掺和到政事之中。

尤其是不想在凉州军的背后做些小动作,凉州士卒攻城之时悍不畏死,血染福州城头,整个南境战场靠着他们才扭转了败局。这些他都看在眼里,唐兴安心中对尘岳及整个凉州军是很钦佩的。

沉思良久,两道眉毛都快拧成了一团,唐兴安咬了咬牙,将桌案上的书信撕成粉碎,重新写了一张:

尘岳收缴福州府库金银,赵中天视若不见,似有讨好之意。

唐兴安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晃着脑袋自言自语道:“这样写也看不出两边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既不得罪凉州军,又能向宇文家交差了。”

景泰二年冬,南境捷报送至京城:

福州收复,叛贼周同甫伏诛,叛乱彻底平息!

消息一出,京师满城张灯结彩,朝臣举杯相庆,圣天城内一片歌舞升平。

那些有家中子孙跟随大军南下平叛的家族更是喜出望外,已经开始设宴摆酒庆祝。

当然,除了被尘岳砍掉脑袋的那几家。

福王叛乱自景泰元年初开始到景泰二年冬结束,持续了近两年。

战事导致南境十余州郡被波及,百姓流离失所,盗匪横生,大周乱象越来越重。

朝廷户部府库中大量银钱被消耗,前前后后折损士卒近二十万,整体国力大损。

如今还有两个多月就是新年,叛乱彻底平息,虽然还有一个乱摊子要收拾,但朝廷上上下下终于松了口气,毕竟能过个安稳年了。

森严的皇城之内满眼皆是红砖青瓦,皇宫深处有一座偏殿,名为灵光殿。

历代周朝皇帝都喜欢在灵光殿内批阅奏章、处理政务。

久而久之灵光殿就成了皇帝私下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

灵光殿的暖阁之内已经升起了暖炉,阁内被炭火烘的暖洋洋的,丝毫不见冬日的寒意。

四周墙壁之上雕龙刻凤,尽显皇家尊贵,墙壁银架之上还挂着几小壶被点燃的上好沉香,丝丝烟雾缭绕,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年幼的皇帝周承宣坐在上金黄色龙椅之上,神态有些茫然,面前书案上放着一叠叠厚厚的奏章。

当朝太后上官婉容则坐在小皇帝的身旁,容貌精美,威仪不凡。

半年的监国已经让这位四十岁左右的妇人多了一份上位者的气势。

除此之外,屋中还坐着六七道人影,分别是:

太傅宇文鸿儒、兵部尚书宇文成化、户部尚书傅龙芝、礼部尚书蔡学文、吏部尚书赵中海、刑部尚书雪承义以及刚刚当上工部尚书的国舅爷上官泰清。

六位正一品尚书皆身穿朱红色官袍,腰中佩戴上秀着仙鹤图案,而官居超一品的太傅宇文鸿儒则一身紫袍,独具一格。

满屋朱紫贵,满座权贵郎。

在京城百官都在举手相庆之时,这些当朝重臣们却眉头微皱,沉默不语。

几封信件在众人之间来回传递着,这便是南境快马加鞭送来的密报。

“诸位爱卿,此事你们如何看?”上官婉容的声音在屋内响起,平淡却不失威仪。

听得太后开口询问,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老太傅。

宇文鸿儒随手将信件放在了桌子上,苍老的面庞动了动,轻声道:“几州刺史好解决,派兵捉拿下狱,查清楚之后问斩即可。麻烦就麻烦在越王身上,那可是世袭藩王,与陛下的爷爷同辈。要是靠这一封不确定是不是越王本人写的信就随意处置一位藩王,不太妥当吧?”

一旁低头不语的上官泰清眉头微微一皱。

赵中海则有些反对的说道:“太傅,这封信的字迹定是越王无疑,我们刚刚已经比对了好几次了。照我看来,越王通敌,证据确凿!”

被赵中海反驳的宇文鸿儒并未恼怒,而是反问道:“假如有人故意要陷害越王呢?毕竟模仿一下字迹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