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已过,洛阳福王,开封周王,山东鲁王这等与皇室密切的宗室亲王也陆陆续续抵达京师,使得本就热闹异常的京畿之地愈发喧嚣。
京师各大茶楼酒肆的说书先生们唾沫横飞,手舞足蹈的描绘着一桩桩有关这些宗室藩王的"风闻趣事",尤其是些许"细枝末节"更是引人入胜,令人不禁怀疑,难不成这说服先生曾亲眼所见?
说来也怪,往昔的时候,朝廷虽是不禁止民间谈论这些关于宗室藩王的"风闻趣事",但终究是有些忌讳,通常用不了太久的时间,便会有五城兵马司差役前来阻止,免得引火上身。
但近些天却是一反常态,兴许是年关将至的缘故,朝廷也变得"大度"了起来,对于这些宗室藩王的陈年旧事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没有半点阻拦的意思。
尤其是前天,京师一座人声鼎沸的酒楼中,待到说书先生口沫横飞的描述完一桩发生在河南洛阳府的趣事之后,便见得一名些许上了年纪的华服老人大声叫好,出手阔绰不说,其左右随从更是孔武有力,身旁还有瞧上去是官员模样的读书人作陪。
待到华服老人离去之后,茶楼中的众人方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刚刚那名高声叫好的老人十有八九便是此次奉旨入京的亲王之一。
原来这些宗室藩王也跟他们一样,对于这些"风闻趣事"好奇的紧。
在此等气氛下,京师愈发热闹,人人都在期盼着几日之后的正旦,这大概是既"万历三大征"之后,最为京师百姓期待的一个年关。
...
...
市井之间热闹异常,紫禁城中也是一片欢喜,纵然是往日里罕有人烟的破败宫殿也被刻意的收拾了出来,至于帝后所在的寝宫更是被装扮一新。
紫禁城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知晓"内情"的宫娥内侍更是在忙完了手中的差事之后,便是不由自主的聚拢在翊坤宫周围,目光殷切的盯着宫中那名正在牙牙学语的幼童。
如若不出意外,几天之后,这名本就身份尊贵的皇子,将会一跃成为大明仅次于朱由校的尊贵人物。
对于手底下宫娥内侍心中的心思,大明天子朱由校自是了如指掌,不过也没有过多干涉,这本就是人性罢了。
此时的大明天子正在乾清宫暖阁之中,召见已有许久不曾露面的御马监提督曹化淳以及锦衣卫指挥使赵吏。
东厂及锦衣卫作为大明天子手中最为忠诚的"鹰犬",曾经令得无数朝臣为之战战兢兢,也曾立下赫赫战功。
待到朱由校继位之后,便是逐步降低了锦衣卫及东厂的存在感,但从不曾将他们忽略。
作为被朱由校亲自提拔的锦衣卫指挥使,赵吏今年尚且不足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陛下,依着锦衣卫的消息来看,外朝尚不知晓宫中的动静,与太康伯接触的朝臣商人也不算太多.."
已是有一段时间没有面圣了,锦衣卫指挥使赵吏难掩脸上的激动,声音更是微微颤抖。
他深切的知晓,天子的"皇权"越稳,对于他们这些"天子鹰犬"的倚重便会越低,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唔.."
轻轻的点了点头,随手将赵吏递过来的奏本搁置在身前的案牍上,大明天子的脸上没有露出丝毫意外的神色。
"京中的宗室藩王可还老实?"
良久,朱由校清冷的声音于乾清宫暖阁中响起,引得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心中都是为之一紧。
无论何事,只要波及到宗室藩王,便没有小事,遑论天子前两天才刚刚于此地与福王朱常洵谈论了一件足以引起大明国本动荡的大事。
"回陛下,各藩宗室除了游历京师之外,再没有任何出格的举动,每日上街的时候,也会有锦衣卫跟随。"
兴许是知晓天子心中在担忧什么,锦衣卫指挥使赵吏忙是拱手说道,声音中也有一丝急切,唯恐被天子误会他们锦衣卫办差不利。
"做的不错。"
闻言,朱由校的脸上终是露出了一抹满意之色,在赵吏如释重负的眼神中点了点头,至于其口中的"做的不错"具体是针对谁,便是不为人知了。
"朕的那三位皇叔呢?"
就当乾清宫暖阁气氛稍有舒缓的时候,便听得朱由校听不出息怒的声音如炸雷一般在众人耳畔旁响起。
咕噜!
几乎是本能一般,默默立于朱由校身后的司礼监秉笔及御马监提督便是吞咽了一口唾沫,脸上露出了一抹骇然之色。
"陛下?"
锦衣卫指挥使赵吏面色也是微微发白,像是没有理解朱由校的用意一般,自口中发出了一道微弱的低喃。
"说实话!"
只一瞬间,案牍后的天子便直起了身子,一股咄咄逼人的威势自身上涌现,居高临下的审视着面前的臣子。
"回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