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域忽悠了一番,收到鹰的霍子云勉强告诉他:“李恪大将军代替陛下御驾亲征。李大人要和谈应该找李恪大将军谈。因为他代表的是陛下,阿娘不可能和你们谈的。”
李域早知道匪军后方有一支十万大军了,但并不知道是代表皇帝御驾亲征的,自古以来就没有御驾亲征躲后方的。
闻言气了个仰倒,这个虞青凤太阴险了,居然隐瞒实情,她怕不是要为霍家灭了我们元辽吧?
“那虞帅为何不早说?还让北安王和令兄跟我们谈?”李域忍不住抱怨。
霍子云摸着两只鹰笑眯眯地道:“因为阿娘从来没有遇到过对手,但你们太子太厉害了,居然能和她打平手。只是每次都因为突发事件让太子逃了,都没能打出个胜负来。
她发誓一定要逮到他,如果和谈妥了,就不能再打架。阿娘说一山不容二虎!太子逮不到就不可能真正和平。我告诉你,你可不能告诉别人,否则阿娘会把我扔掉不要了。”
李域半信半疑:“真的?”
“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反正阿娘是这样说的。为了逮太子,她都不和赵帅打,让阿兄打。应该是想把太子打扁。”
听到“打扁”这个词,李域嘴角抽了抽,果然是孩子!只怕不是什么一山不容二虎,毕竟这二虎是一公一母,听闻她见到太子就出言调戏,但太子却看不上她……
把小家伙哄走了,李域第一时间长随去打听“御驾亲征”这一回事。假如真的是,那么小家伙说的话肯定是真的,太子为国牺牲捐躯是义务……
午后,长随便回来了,果然“御驾亲征”是真的,且后方大军连戎装都和匪军不一样的,打的是国姓旗。
李域当即召集使臣说了此事,匪帅就是个疯子凶残好战,跟她谈根本不可能有结果。认为应该马上出城去找李恪和谈。
诸使臣听后纷纷附和,本来准备马上出城的。没想到手下来报,百花城的匪军归队全城戒严。这是常规操作,因为他们带着战俘,预防有人救战俘引起暴动。
“看来,敌军要拔营开战了。现在出不去,明天一早出发。”李域神情阴鸷地道。
次日他们出发时,城外涌来很多百姓跟着他们。开始李域一行只是奇怪,为何百姓会出城?匪军不逮壮丁了?
考虑到许是这次战俘过多,他们分不出人手逮壮丁。李域等人释然了!不料半天走下来,跟着他们的百姓越来越多。
李域感到蹊跷,让人去问。结果问到的答案全都一致,匪军不斩杀使臣,只要跟在使臣后头的都不会杀。他们为了保命从四面八方的城池过来,只为着跟住使者团。
问到消息是谁传出来的?这些人都不晓得,但都知道北运城被拿下了,因为使臣在的原因,城中百姓和壮丁毫发无损。现在使臣走,他们当然也要跟着。
问话的人深感不可思议,问怎么知道他们走的?结果人家答,派人盯着他们住的府邸,他们一走就知道了。城外的百姓守在路上,城中的百姓跟在后头。
搞笑的是,李域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成了百姓的“免死金牌”,但临战线的百姓全都知道。
有使臣担心跟来的百姓越来越多,会惹怒匪军招来杀身之祸,提议撇开百姓。李域却担心万一真的是因为跟着他们而不被杀,甩开百姓会让他们丧命。表示看看情况再说。
路上不时有匪军部队往来,不过他们看到都是百姓,上前询问了李域他们知道是使团便不理会了。还好心提醒他们最好插上使团的旗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李域等人听了跟提议的匪军校尉道谢,把使者团的旗挂了出来,果然一路再无人试问他们,全程畅通无阻。
待到第三天,跟着他们的队伍已经从几百到千到达万,远远看过去,就像一支移动的大军。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百姓赶来加入。让他们不要跟了,怕匪军打到可以退回后方。
但百姓认为退到那都会打,只有绕到匪军后方才是最安全的。并且表示自己只是和他们恰好同路,又不吃他们用他们的凭什么管他们?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互不相干。
李域越来越觉得古怪,第四天听到,北运城中匪军已在他们离开的次日拔营踏上征途。只能尽快去找李恪以免耽误得越久损失越大。走到第六天才遇到李恪军队。
李恪很是和善地接待了他们,并且代表和谈的官员不在军中,因路上鸿胪寺少卿赵喆病了,滞留在千里之外的小城,不过他可以给他们指引文书,让他们过去谈。
鸿胪寺少卿礼部尚书都来了,大夏皇帝肯定是想和谈的,要不派这两个官员来做甚?使者团一听恨不得插翅飞过去。跟李恪抱怨燕怀凤故意耽搁和谈,别有用心提醒他小心。
李恪听得暗暗好笑,嘴上却道:“使臣的话,本将军查实后,定会如实禀报陛下!天色已晚,又是寒冬诸位不如先住一宿,明日再启程?”
于是李域等人又拖一晚,等天亮冒风雪追来的百姓又多出一波,到达小城时已经接近二十万的百姓大军。
百姓也觉得队伍过于壮大可能会引来匪军剿灭,可是先到的能跟为何来迟的不能跟?前面的不是好好的,万一匪军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