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胖媳妇起身就追,一边追还一边骂,眼看着追不上了,便一甩手,把手里的一头蒜照着那家伙的后背就扔过去了,骂道,二蛋,你个臭不要脸的,等下看我逮着你怎么搧你
话还没有说完呢,就先把自己也给逗笑了。在农村,一些半大小子最喜欢和自己的嫂子一辈的中年妇女开玩笑了,甚至动手动脚都是家常便饭,但是绝对不要越界,至于这个界要怎么拿捏,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否则,你只要过了这个界,那就是万万不能被允许的,会被大家嗤之以鼻的。
早席和昨晚的菜一样,不过还增加了油条和包子,不过很多人并没有吃多少,首先是因为这早饭大家伙都认为吃好即可,七八成饱,毕竟这个天不用下地干活啊。
其次,我心里明白,他们都想留着肚子中午多吃呢。因为今天中午的饭菜才是正席,好东西,硬菜,多了去了,那你想想,虽然现在不挨饿了,可也并不是家家户户每天都是大鱼大肉的啊,现在有个机会能可劲的造了,谁愿意放过这个机会啊,呵呵呵.
在我们这里,按照正常的婚礼流程,早上吃过饭后的
而家境一般的人家,也会陪嫁一些箱子啊等等,只是数量会少上那么一些而已。在这来回路上的讲究也很多,这啦,那啦,过个桥,要放炮,过个河也要放炮,听说是为了祭神的,让他们保佑新人安全通过,以后日子顺顺当当,说实话,以前,我不但曾经跟着迎亲的队伍去过女方,也跟着送嫁的队伍去过男方,可是这其中的道道,我始终都没有整太明白。
不过,今天我结婚,估计我也没有这个机会去搞明白这些,以为梓彤是外地人啊,昨天我们就和主事人讨论过了,说要不要我们干脆前一天就留在县城住,到时候派车去县城接新人过来,这样子也算是完整地走完了形式啊,表面上也好看啊。
但是梓彤考虑一下说还是算了吧,她不想折腾了,这结婚不就是图个乐子嘛,至于形式不形式的倒不是太在意,这离县城还那么老远的,还得叫几辆车,忒麻烦,更主要的是在家里住的话,早上还能睡个懒觉呢,这么冷的天,真心不想从被窝里爬起来啊。
呵呵呵,也行,尊重你的意见,就听你的吧,于是便就省略掉了接亲这个环节。一大早,几个嫂子婶子,就开始过来西屋布置拜堂和洞房的所需要的物件了,于是乎,“铺新床、迎新娘、全家老少喜洋洋”。
首先“铺新床”—这个是相当重要的,一定得由两位或四位“全福太太”来承担这个重任。何谓全福者?就是原配夫妻,而且儿女双全的,这个在农村上了年纪的还是很容易找的,但是自从实行独生子女计划以来,慢慢的也是很少了,再后来,又随着人的观念开始发生改变,原配者也越来越少了。
全福太太们会先填枕,再装套被,最后再铺床,这时候,要在床的四角放些莲子、生、红枣、桂园、白果等等,以示“早立子、着生(有男有女),连生贵子”等预示好兆头的意思。
正常情况下,为了祈求“早生贵子”,婚礼前一夜,还要请一未成年,父母双全的童男,陪伴新郎过夜,称作“滚新床”,大喜之日还得由他充当“压轿郎”,当然了,时代变了,新人,新事,新办,就都给省略了。
大哥今天早上趁着鸡圈还没有开门的时候,就去抓了其中的一只大红公鸡和一只黄色的小母鸡,然后绑上一条腿,给拴在了拜堂地方的神龛下面,这个可不是随便弄的,里面也是有说道的。
在我们这里,虽然这只是一种结婚仪式,但是其中却蕴涵着很多道理在其中,要说起这个风俗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还真的很难考究。不过,可以查到的是,关于结婚抱鸡,在起初并非是指鸡、鹅等家禽,而是天上飞的大雁,之所以会以大雁作为结婚彩礼,可能是因为这大雁是一种迁徙候鸟,而且随时令季节迁徙,特别的准时,因而可以代表“守时守信”吧。
另外,大雁一生当中只有一个配偶,与我们人类夫妻关系中的白头偕老,忠贞不二以及夫唱妇随等婚姻观念非常吻合,因而作为结婚彩礼便也就顺理成章了。至于后来为什么又演变为送鹅、送鸡等婚俗方式,我个人认为,这大雁是一种迁徙的候鸟,再加上人们获取数量过多,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就是需大于求了,自然也就导致后来人们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大雁了,可是需求还在啊,怎么办呢?呵呵呵,自然就去寻找合适的替代物了。
因此呢,自宋朝前后,人们渐渐的开始将鸡来代替大雁。毕竟,一般平头百姓家都是有养鸡的,逮个鸡,鹅之类的家禽倒是手到擒来的啊。关于这结婚抱鸡,还有下面几个说法:
1.早生贵子说:“抱鸡”,是祝福两位新人早生贵子的意思。
2.同音说:源于“鸡”与“系(ji
系者捆绑也,那只大公鸡的两只脚,还必须用红线“系”着(绑上)。我们这儿是女方婚前送男方大公鸡(脚用红线绑着),我们只所以用自己家,不是因为梓彤是外地人嘛。
3.补身说:结婚典礼完毕,大公鸡还必须在新婚夜(或
4.同声说:鸡与“吉”谐音,抱鸡有大吉大利的意思,而且鸡自古以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