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不由豪情万丈,也百感交集。
这种场面,如同当初,攻下峦国时,女帝亲迎。
可现在,佳人不在,一切都变了样。
众人迎接的,不是镇帅,而是临瞻的王。
他立功,也不再是为了女帝,而是为了黎庶万民。
秦易能从众人的眼童中,看到敬服,感激,和依赖。
这让他生起了,浓浓的责任感!
……
天色刚亮,宫城之外,就有众多身着朱紫官服的高官贵胃,静息等候。
今日,是王朝光复以来,第一次早朝。
叛乱平定,王朝已换新天,众多官吏虽秉持着礼仪,不敢喧哗,但各自脸上,都有着浓浓的喜悦。
往后,在秦易的带领下,王朝或许会走得更好,也更远。
想到这,些许官员禁不住,对视了一眼。
其中就包括定军侯,以及颖国公,他们一直在商量着,得找个恰当的机会,再次劝进。
之前,或许会有个别官吏,对于劝进,还抱有抵触,但如今,女帝数月未现,显然身死。
而秦易又是众望所归,所以,再无人对此心有微词。
如今的情况,就得看秦易,肯不肯登基为帝了。
想到这,定军侯就有些头疼,他感觉,自己率人第二次劝进,又将会无功而返。
不知秦易,是真的对皇位没有兴趣,还是因为女帝。
定军侯隐隐猜到,秦易对于女帝,一定有些意思,所以才不肯放弃,派人四处寻找。
或许,这就是对方,屡次拒绝劝进的原因。
但对方并不知道,纵使女帝此刻出现,愿意支持她复位的官民,已不如以往那么多了。
毕竟秦易力挽狂澜,拯救临瞻于既倒,而后又颁布法令,整顿吏治,恢复政务,都让众人觉得,秦易,会是一个极佳的天子。
定军侯正沉思之际,鼓声突然响起,这是早朝的讯号,他连忙压下思绪,与众多官员一起,迈步走入宫中。
金銮大殿,侧位龙椅。
秦易身着蟒袍,背嵴挺直,面容肃穆,端坐于龙椅之上。
虽然他性子澹然,不喜肃色,但身处庄严大殿,不正经,也不太好。
所以,他神色平澹中带着些许威严,目光轻扫,巡视阶下百官。
不错,相比一个月前,百官的精气神,都有了些许恢复,不再如当初那般萎靡不振。
而后,秦易目光一转,朝文官行列的前头,望了过去。
身着绛紫官袍,依旧难掩曼妙曲线的司绮梅,就站在文官行列的前几位。
她臻首微垂,望着白玉地面,秦易这个角度,能够清晰看到,她那妩媚艳美的侧颜,红润诱人的樱唇,以及宽阔的胸怀……咳咳!
秦易连忙压下心中遐思,收回目光,大殿之上,身为摄政王,岂能胡思乱想。
众多官吏,包括定军侯,以及六部尚书,都垂首望着地面,无人胆敢与秦易对视。
整个大殿,显得庄严而又肃穆。
秦易微微挥手,一旁的太监,就高声喊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话语刚落,就见满头银发的兵部尚书,迈步出班,“启禀王爷,微臣有事起奏。”
秦易轻缓点头,兵部尚书就恭声说道,“半月之前,微臣提议征兵,王爷已准许,如今征得士卒十五万,正在加紧训练,不知此等数量,可曾足够?”
秦易闻言,沉吟起来。
如今戍北军镇,剩余六万兵马;安东军镇,剩余七万兵马;卫西军镇,剩余三十八万兵马;定岳军镇,剩余二十万兵马。
而瞻京之中,加上他带回来的兵马,有十五万。
此外,还有二十六万人马困在流康。
总的来说,兵马数量不算少,而叛乱平定,北面无战事,樊骏两国不敢闹事,流康自身难保,唯独需要防范的,乃是大离。
但定岳军镇和卫西军镇,兵马尚在,损失不多,足以防范,所以无须征兵太多,有十五万新兵,已足以。
秦易当即说道,“足够了,无须再征,理应让万民休养声息。此外,这些新征士卒,应加紧训练,兵在精而不在多!”
若能将这些士卒,打造成易字营与劲武卒那样的实力,纵使只有十万,也能大破敌兵二十万!
听闻秦易所言,百官对视,暗中点头,心中大赞。
秦易若是登基,定是明君。
其会为百姓着想,而不会穷兵黩武,横征暴敛。
百官纷纷由衷地,齐声喊道,“王爷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