峦国,滔河。
数十艘战船,正扯开风帆,顺风而行,速度迅疾。
每一艘战船上,都悬挂了一面旗帜,上有一个大字,“秦!”
主战船,甲板之上,景勋负手而立,望着远处波涛汹涌的河流。
秦易给他的命令,是经滔河,改道陌河,直取峦国黎京。
虽走水路,但河道漫长,加上峦国必会派兵拦截,所以景勋也无法确定,自己多久能到达黎京。
此时,他也处于消息闭塞的境地,不知道过了十几日,己方部队战况到底如何。
三路大军,中军由秦易统率,直面峦国不败之城映安城,虽然一时半会无法攻下,但以秦易的谋略,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折损。
右路孙兴棱,此人寡言少语,但颇得秦易信赖,出发前,秦易曾与孙兴棱耳语一番,似有另外安排。
如果他按着秦易的安排行事,问题也不大。
左路韩霖,此人不熟,行事中规中矩,应该也不会犯什么大错。
想到这,景勋便觉得,此战,必会经年累月,方能奏效。
……
峦国,景水城。
城外十里,御南军镇左路十五万大军,扎营十数里,连绵不断。
中军大营里,正看着地图,皱眉思索的韩霖,听闻麾下传报后,蓦地睁大眼睛,“镇帅率众,斩杀了五万余敌兵?”
麾下点头,目含敬佩,“正是!”
韩霖顿时欣喜,“不愧是镇帅,实乃大胜啊!”
他那硬朗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喜意!
“将此消息,传扬下去,让众多士卒知晓,己方大军,已夺得重大胜利!”韩霖高声说道。
他在此处,已困守景水城五六日,发动了三四次进攻,每次都无功而返,唯恐士气减弱,如今传来大捷,自然得广而告之,提升己方的士气。
麾下闻言,当即应道,“末将明白!”
……
映安城外,十里之地。
中军营地,帅帐之中。
秦易站于主位,望着摆放于面前的沙盘。
众多将领,也都围拢在四周,同样看着沙盘。
“镇帅,此城高而厚,且倚靠高山,易守难攻,若要将之攻下,我方必会折损不小。”一名守尉皱眉说道。
“的确,城中军备众多,粮草充足,守卒也有十万之数,不宜硬攻。”旁边的将领附和道。
秦易轻缓点头,“要攻下此城,只可智取,不可蛮来。”
说罢,他微微眯起双眼,而后浮现出一丝笑意。
众多将领见了,微微惊讶。
难道……镇帅想出什么法子了?
想到这,众将震惊不已。
他们绞尽脑汁,都想不到妥帖之计,没想到镇帅顷刻间就有了计谋。
惊讶之后,众将便也释怀,镇帅本就以智谋而着称,他能想到,并不出奇。
只是很好奇,镇帅的计谋,能否以较小的折损,夺下映安城。
要知道,这座城池,可是有不败之城的美誉!
……
“察!察!察!”
映安城,城墙之上,城守赵野,正带着众多将领,巡视城防。
他们身上的甲胃声,随着每一步走动,发出刺耳的刮擦声。
突然,城下远处,有一骑飞速驰来,看对方的穿着和打出的旗令,可知是本部人马,守城的士卒立刻传令,开启城门。
不多时,侦骑入城,飞快的跑上城墙,对赵野急声汇报,“将军,秦易部卒正拔营靠近,在城外五里之处,扎下营寨!”
听闻如此,赵野便明白,秦易要开始攻城了,因此为了方便,而将营寨拉近。
没等他说话,城外又有一骑驰来,马蹄纷乱,尘土飞扬。
侦骑入城,跑上城墙,急声汇报道,“将军,敌军正列队赶来!”
赵野听了,连忙说道,“敌军要攻城了,赶紧做好准备!”
一声令下,整个映安城的守卒,都行动起来,纷纷上到城墙,手持硬弓,热油滚木纷纷齐备,就等着敌军攻城。
赵野扶着女墙,望向远处,心中并没有丝毫惊慌。
他相信,纵使是秦易,也绝对无法攻克不败之城!
毕竟秦易的诸多战绩中,几乎所有都是野战,唯有一次直面城池,而那一次,还是靠了攻心计,放出不降便屠尽城中山匪的话,令山匪生起内乱,从而献城乞降。
可见,攻城并非秦易所擅长之事,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此城会被击破。
如此想着,赵野就看到一队队临瞻士卒,从远处急奔而来,距映安城一里之地,排列成战阵。
紧接着,临瞻战阵中,战鼓响起,众多士卒纷纷嘶喊着,推着冲车、云梯,朝映安城勐冲而去。
眼见临瞻士卒奔入一箭之地,映安城上,响起了高声呼喝,“放箭!”
顿时嗖嗖巨响,箭失飞射,些许临瞻士卒中箭,跌倒在地。
但其余士卒,依旧推着云梯和冲车,狂奔不停。
不少士卒倒下后,后面的同袍奔上前来,前赴后继,逐渐冲到城下,城上响起高喝,“热油和滚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