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明天覆盖上,实在抱歉。
……
4、通识课程的边缘化
无论“通识”还是“博雅”,字面上都强调知识广博。中国大学在开展通识教育时,一个常见做法是要求学生选修本专业之外的课程。
北大开设了五大类通选课程,涵盖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生必须在每类中至少完成一门课程方能毕业。
这种做法部分参考了美国精英大学的课程表,其中最知名的当属芝加哥大学为低年级学生的“核心课程”。
这种做法部分参考了美国精英大学的课程表,其中最知名的当属芝加哥大学为低年级学生的“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数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大类科目,强调西方古典人文传统、经典阅读和批判性写作,负担重,标准高,绝不是学生可以在专业课程之外稍加努力即可过关的,因此芝大的学生实际在第三年才开始将全部精力放在主修课程上。
相比之下,一个北大学生毕业需要完成140学分,而通选课程仅占16学分,其余的是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英语课、政治课。
低年级时学生的大部分精力耗费在专业课程上,到了高年级则忙于实习、找工作、申请海外研究生院和毕业论文,大学的有效教学时间实际上只有三年。
北大老师为通选课投入了相当的热忱和心力,执教通选课的老师不乏国内相关领域的一流学者,但缺乏核心课程这一制度保障,意味着通选课至多是专业课之余的调剂,元培的学生并没有特殊待遇。
一般来说,美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每学期需要完成三到四门课程,但每门课程会附带可观的作业和阅读,而中国大学生的普遍一学期要学习八到十门课程。
中国大学生并不比美国同龄人更努力,课程数目加倍,只能牺牲完成质量,每学期的一两门通识课完全有可能沦为形式主义。
学习任何学科都需要考察知识发展之历史。
5、例如北京大学2001年9月制定并实施“元培计划”。自2002年开始修订了新的教学计划,在全校本科生范围内实行自由选课制度。在课程设置上,除专业必修课、全校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之外,设置通选课。通选课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与艺术等5个领域的若干课程。本科阶段基本形成“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课程模式。
复旦大学从2005年新学期开始把全校68个专业整合成人文、法政、经管、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数学、医院等7类,新生在大一先入复旦学院学习,一年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学院按培养目标重构了课程内容体系,建立了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框架。
清华大学2014年成立的新雅书院,其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案等,都在极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自由教育或通识教育模式。
美国:
1、在美国经典的文理学院,所有核心课程被设计为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在内的三大体系,低年级的学生们在这些课程中自由选择,高年级则主修其中属于自己专业的课程。由于学生与教师人数接近,因此课程大都为小班讨论,老师与学生甚至可以自己设计课程、设计学分。
2、美国的大学课程可以分为三类:
专业课(majorrequirement)
选修课(electivecourse)
通识教育课程(geio)
通识类课程应运而生。好比说你选择了工程类的专业,但你还被要求同时学习文学、英语、社会科学等科目。这一类的选课方式,在美国大学里通常以核心课程(corecurriculum)的形式呈现——完成本专业的学分之外,还要通过选修的方式完成其他专业领域的课程。
通识教育体系设有什么课程?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分类,但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9大类:
1.写作:主要教授学术类写作的基本纲要,包括如何立论点,引论证,找证据,得结论等。
2.专业写作:教授更高级的写作技巧,常常与专业课相结合,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方面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从根本上避免了空有一肚子知识,但没有整合和分析写作的能力。
3.西方文化研究:涉及欧美的文化和历史,对于美国人和留学生来说,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总得知道脚下这片土地的由来吧。
4.少数文化:指的是非西方文化的研究,包括亚洲、非洲、大洋洲等等。
5.人文与艺术:这类的课程通常比较靠近艺术方面,涉及面很广,比如音乐史、作品赏析、文学作品研究等等。
6.语言:大部分学校会开设各个语种的课程,常见的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等。
7.数理逻辑:偏理科方向,涉及数学、物理、编程、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8.社会与行为科学:包括心理学、人类研究、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