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新制,主要是为秦国庶民行便,而且,新制之下,庶民无法晋升啊。我听说,这治国之要道,便是要让身居底层者可居高位。这样的制度,根本禁不起考验。”
“再者,公然分等,六国百姓如何服之。这制度的弊端,何其明显。此制颁行,不出十年,六国必定复起。”
冯毋择却正襟危坐。
“可你知道,陛下见到此书之后,说了什么吗?”
“什么?”
冯毋择重重道:
“待回到咸阳后,陛下会将此事交予蒙毅,由蒙毅和诸臣再行商议。”
“蒙毅?陛下对于蒙毅的喜爱和器重,远高其弟也。只以为他频出奇招,当初男子书年之制,正是他提出的。”
冯毋择捋捋胡须,面色沉静。
“户籍分等也好,蒙毅有才也罢,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当保住我等的利益。”
冯去疾听了,眼中光芒忽的犀利起来。
“事已至此,不想着如何明哲保身,见好就收,难不成,兄长敢违逆皇帝陛下的意思?”
冯毋择听了,眉头自是皱的更紧。冯去疾这话,自然把冯毋择给问僵了。
冯去疾捋捋胡须。
“我还是那句话,兄长还是尽快交出兵权吧。分封之决,陛下早已拟定,但是齐鲁之地,荆楚之乡,迟迟未封,正是因为陛下顾虑到这些地方诸将的管辖之地。”
冯毋择听了,这才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有些危险了起来。
“纵使如此,我也不敢做这出头鸟,到时候得罪满朝武将。”
“已经有人要做这出头鸟了。”
冯毋择自然惊讶。
“谁人?总不会是,蒙家吧?”
“除了蒙家,还能有谁。我今晨得到消息,昨日蒙恬将虎符和护军都尉的符印一并带去交还皇帝陛下。”
“蒙武身死,自然要交换虎符,而且,这怕是耽搁的久了吧。再说,怎能因为这件事,就断定,这蒙家要主动交权呢。蒙武死了,蒙恬、蒙毅都不够资格执掌三军,护军都尉一位……
冯去疾想了想,论资历,他应该是护军都尉一职的首选。
而且当初在会稽初论革军功之制时,他当时表现的自然是愿意拥护太子的主张。
“蒙恬将自己的剑交给了皇帝,而后求皇帝陛下赐笔给他。”
“什么!?”
“我想,你我都没有忘记,当初蒙恬不过是个秦吏,是陛下要他上沙场,立军功的。陛下一直都很看重蒙家两兄弟。”
“那陛下呢?难道陛下准允了此事吗?”
“自然是没有。”
冯毋择听了,嘴唇哆哆嗦嗦了半响,但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那你说这些?”
“陛下非但没有准允蒙恬放弃做武将,恰恰相反,陛下还将虎符交给了蒙恬。”
“什么!??”
冯毋择听了这话,满是惊愕和不满,气愤抖动之余,棋子被振落在地。
“竟然有这种事!?放眼朝中,比蒙恬更有资格执掌三军虽不是比比皆是,可是蒙恬有何军功?”
论资历,他冯毋择,跟随过多少将军,论年龄,他也要比蒙恬年长许多。
而且,就算轮不到他冯毋择,还有个王贲呢。
冯毋择很激动,接连的咆哮,让他这个长兄显得失了方寸。
冯毋择毕竟为列候,地位极高。
这样激烈的反应,很难不让别人知道他的心思。
但是在他亲弟弟面前,他也没什么好装的。
“哪怕,是让李信来做这护军都尉,执掌军政,统领诸将,我冯毋择也无话可说。但是为何是蒙恬!?”
冯去疾看破也不说破。
“可是李信,冲锋陷阵自然是不在话下,但是执掌三军。他的威信,可不比蒙恬高。”
“蒙恬?就他?论政务,他不及他弟弟机敏;论军功,在朝中,比他高的比比皆是。王贲、李信、屠唯、赵佗……他唯一立下的功绩,不过是驱逐才残弱代国。二十万兵马,就是黄毛小儿也可顺利回朝。若硬要说功劳,便只有边地戍守。”
“但是说起这戍守来,各大将镇守四方,他不过代父镇压四年而已。如果单凭这点能耐就像坐稳护军都尉的位置,叫我等老将情何以堪?”
冯去疾肃容:
“所以,我才劝你尽快交出兵权,向陛下表明你有卸甲归田之心。陛下的心意已经很明显了。”
说到这,冯去疾眸子一暗。
“你我为兄弟,这是朝中人尽皆知的事实。而今你位居列候,地位尊贵无比,而我身为御史大夫,监察丞相和百官,位同左相。只因为你常年在外戍边,不甚在咸阳,再加上我有意低调,所以我们冯家一族,虽然势大,但是声名不大,故也得以保全至今。”
“如今时局不同,咸阳城中风声四起,人人都想着保住自己已有之利。若是有人在这样危机的时刻,非但不担心自己的性命,反而还妄想着要做那护军都尉,岂不是可笑?”
冯毋择听了,面色一僵。
“我来之时,有人已经在荆楚之地放出了陛下要撤军的消息,士卒们闻之,欢欣鼓舞。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