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儿早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院子往东扩了七八米,平整了一下,垒好院墙,撒上石子,做停车场用。
之前的大院,被张云京打造成彻头彻尾的农家院。
南边扣了一个高端阳光大棚,拱形钢结构,三面都是玻璃,其中一隅还贴上了大理石砖,上面摆着几个盆栽,一张大茶桌,四张藤椅,冬日暖阳下,绿植环绕中,饮茶闲聊,别有一番情趣。
北边八间瓦房重新装修了一遍,新建的廊厦,落地窗,外墙刷了一层米色的涂料,房间里面,风格极其简约,白色的吊顶,圆形的吸灯,墙面重新粉刷,地上铺的地板,一张床,两张床头柜,一个隐形的衣柜,两张懒人椅,这就是全部家当,床是自己选的,张云京统一采购,比如李牧和路小西就要了一张榻榻米。
刘国辉的两间东屋没动,老太太现在在大院里常住,住惯了院子,说什么也不去楼上住。
西边新建了两间厨房,浓郁的东北风格,铁锅大炕头,炕上摆着小方桌。
厨房一侧还弄了一个露天烧烤架,旁边整整齐齐的码着一大堆木柴,全是刘国辉找人从园林上搞来的枯木。
按照张云京的计划,来年开春,每间房前面都种上一棵果树,然后再载上几棵大树,等到枝叶繁茂,别有一番风味。
五点下班,李牧带着董雨晨赶到大院儿,其他人都到了,西边厨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进大院就听到赵文莲在大声吆喝。
两人推门而入,刘国辉和李泽锋正在灶台前面忙的团团转,老太太则笑呵呵的坐在一边,怀里抱着孙子,虽然只能隐约看到一团模糊的人影,但是依旧抬着脸目不转睛的盯着两人忙活,满脸的满足和喜意,怎么都掩盖不住。
剩下的人则没心没肺的团坐在里屋炕上打保皇。
李牧在老太太跟前蹲下,从怀里掏出特意绕了一圈去全福元买的烤地瓜,笑着说道:“大娘!烤红薯!热乎乎的!赶紧吃!”
老太太一听李牧的声音,循着声音望过来,急切的伸出干枯的双手,李牧知道她看不清,连忙伸手握住老太太的手。
“怎么才来啊?”老太太抬着头,多少带点儿嗔怪的问道。
“刚下班!您怎么不去炕头上坐着,这里四处透风的~~”李牧拉过一张小板凳在老太太对面坐下,笑着问道,边说边顺手摸了摸老太太的大棉袄,感觉比较厚实,这才放下心来。
“坐门口等你呢,念叨好几遍了,说你怎么还不来~~”刘国辉笑着说道。
老太太也不说话,伸手在李牧胳膊上摸索,使劲盯着李牧看,昏黄的目光中,透露出孩童般的纯真和真挚情感。
老太太性格和善,喜欢这帮年轻人,但是谁都看得出来她对李牧的厚爱,为此,每当老太太念叨李牧又多久多久没来的时候,赵文莲都开玩笑道:“妈,你再这样不行啊,我跟国辉是你的亲人,你怎么对那小子比对我们还亲?”
每当这时,老太太都憨厚的笑笑,有时候也辩解一两句:“哪个不亲啊,哪个都亲~~”
老太太善良淳朴,她不懂什么大道理,她对李牧好,是因为李牧对她好,对家里所有人都好!
老太太私下经常对刘国辉念叨的一句话是:“辉,咱得知道感恩,现在咱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离不开人家小牧,以后你就拿他当亲兄弟一样,千万不能生分了,明白不?”
刘国辉大孝子,从来不烦,每次都认认真真的点头答应:“妈,我知道!”
“小牧是个好孩子,人家有本事有文化,你俩能嘎伙的这么好,是你的福分!以后有什么事儿都听小牧的,这样我走了就不挂着你了!”
“妈!您说这个干嘛!”每到这时,刘国辉都很不乐意。
李牧也喜欢老太太,老太太瞎着眼,一个人拉扯刘国辉很不容易,但是老太太从来没有抱怨过半句,始终是一种很感恩很平和的状态。
老太太不知道什么是坚强,只知道不管怎样得活着,能活着就好,为此,多大的苦多大的累都能承受,活着,只是一种本能!
李牧一直对这种原始的本能力量心存敬畏,现在的人,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已经渐渐丧失了这种本能,脆弱的就像瓷器,不堪一击。
这种力量,其实无比悲壮,每每读到听到有关事例,不管是图片还是故事,都令人心酸不已。
人世间大多数都是好人,很多人如果有机会,都愿意奉献一点微薄的关爱去呵护这些看上去多灾多难的孩子或者老人。
李牧只是众多善良的好心人中的一个。
他觉得老太太一辈子遭了那么多的罪,年老了一定要好好享福,如果遇上了,每个人都应该力所能及的去呵护。
或许,这就叫积德行善。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迷信,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信仰。
“你怎么穿这么少,不冷吗?”老太太摸着李牧衣着单薄,关切中带着一丝责备。
“没事儿,基本上也不大出门,光在办公室待着了,都有暖气~~走吧,咱不在这里坐着了,去炕上!”李牧笑着说道,边说边起身,慢慢将老太太搀扶起来。
扶着老太太来到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