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咬着下唇许久,才又不好意思地对着苏九月问道:“九月,黄大夫先前儿给你家锡元开的方子还在不在?不然让我家平安也试试吧?”
若是苏九月自己不通医术,或许就给了。
只是她如今入了门才懂得,那药的分量便是多上那么一钱,看的病都不大相同。
她皱着眉头,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邹氏瞧着她的神色,便问道:“怎的了?可是不方便?”
苏九月摇了摇头,额间的碎发随着她的动作晃动,“奶,倒也不是不方便,只是锡元和平安的病情也不知道一样不一样,若是吃错了药,那可怎么是好?”
邹氏无疑是担心儿子的,听了这话也沉默了。
苏九月才不过是刚入门的水平,虽说当初黄户生手把手地教了她一手针灸的好手艺,但那可是脑子,她真的不敢胡来。
她想了想,便帮着邹氏出主意。
“奶,先前儿锡元都是在牛头镇孙大夫那里瞧病的,孙大夫医术也不错。不若我将方子给了您,您拿去让孙大夫瞧瞧,听听他怎样说?”
邹氏一拍大腿,“还是你这小脑袋瓜机灵,我怎的就没想到哩?!”
苏九月笑着说道:“我今儿就回家将那方子给您找出来,明儿一早给您送过来。”
邹氏高兴极了,“那感情好!真是麻烦你了呀!好孩子。”
“都是一家人,您莫要同我客气。”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邹氏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就对着苏九月问道:“九丫,我前几日听村子里有人说你马上要办喜事了,可有此事?”
苏九月羞涩地低下了头,小脸微红,微微点了下头,“嗯,就这个月二十六。”
邹氏拉着苏九月的小手,轻轻拍了拍,“到时候奶去给你添妆去!也蹭蹭丫头的喜气!”
……
新娘子出嫁前多少都有些忐忑不安,但这些在苏九月身上都是不存在的。
她在吴家都住一年了,她婆婆和家里人都对她很好,这次办喜事不过就是个仪式罢了,今后的日子还不都跟现在似的这样过。
吴家人都忙忙碌碌的收拾家里,苏九月想帮忙,却被刘翠花给撵回了屋,“忙你自己的去,哪儿有让你这个新娘子,自己拾掇屋子的?倒是你自己,嫁衣可做好了?”
先前儿苏大将军送了她很多布料,其中就有一些红色的料子,正好能做身新嫁衣。
她们村里人同苏怡的嫁衣可不一样,上头要不了那样多的绣花,她只做出来一身衣裳,在上边稍稍点缀些纹路就成了。
鞋底子都是现成的,再上个鞋帮子就成。
就这样,她和吴锡元成了全家最闲的两个人。
吴锡元中了解元这还没完,过了年还有个春闱,春闱过后还有殿试,他得读书练字。
苏九月则坐在炕上,做着衣裳,时不时地抬头看一眼认真读书的吴锡元。
九月十五这一日同往常相比也没甚特别的,只是到了中午苏九月放下做了一半的衣服打算去做饭的时候,却突然被刘翠花给拦了下来。
“今儿娘做饭,你去忙你的吧。”
苏九月说要给她帮忙打下手,刘翠花倒是也没拒绝。
苏九月蹲在灶膛前生火,刘翠花从房梁上取了块腊肉下来,先用水泡着,再取了四个鸡蛋,甚至还舀了一碗白面出来。
苏九月只当她今儿心情好,却又见刘翠花走出门叫了吴锡元去村子王屠户家买半斤新鲜肉回来。
苏九月这才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儿,新鲜肉的价可比腊肉贵多了。
“娘,今儿是啥大日子吗?怎的做这样多的肉?”她好奇地问道。
刘翠花却没直接告诉她,反而笑容满面地道:“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苏九月一脸迷茫地点了下头,又低下头乖乖烧火。
没过多久,吴锡元就回来了,他左手拎着一块肉,右手却拎着个筐子,里边还装着两条鱼。
就听他说道:“方才回来的时候,正巧碰上有才叔,他才去河边抓了鱼回来,我就找他买了两条。”
刘翠花正在刷腊肉,听了他这话,也是一脸欣喜,“可真是赶巧了!你快去将这两条鱼洗了出来,待会儿娘给你们炖鱼汤喝。”
吴锡元应了一声,将肉放下,拿了个盆,就拎着鱼出去了。
两人忙忙碌碌了许久,院子里飘满了香气。
桃儿领着果儿从厨房外头探进头来,对着她问道:“奶,今儿做什么好吃的?好香啊!”
刘翠花手中的木铲子一边翻腾着,一边回答道:“做了你们最喜欢吃的肉,今儿可得多吃两碗饭啊!”
两个孩子高兴地跳了起来,“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苏九月也跟着笑,还同她们凑趣道:“那我也要多吃两碗饭。”
刘翠花笑得不行,“你啊!吃三碗!”
等到饭菜都做好了,苏九月帮着将菜端出去,刘翠花才将白面擀好,又多煮了一碗饭。
苏九月看的更是奇怪,“娘,今儿不是吃黍米吗?”
刘翠花动作十分麻利,三下五除二就将一团面给擀开了,就听她说道:“黍米给大家吃,这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