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花笑了笑,“哪有什么情,嫂子你可别这样说,都是乡里乡亲的,村长这些年也帮了大家不少忙,哪能真让人一家出钱。行了,折腾了这么些日子,你也早些回去歇着吧。”
就在她拿着粮食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就听到有人问道:“这些土匪真的会杀人吗?别折腾来折腾去的,就为了这一把米,让我果园里种的那些黄杏烂在地里。”
人总是这样爱起哄,只要一个人提出质疑,其他人也都跟着问道:“是啊,也不知道翠花嫂子是在哪里听说的,可别把咱们给诓了。”
……
杨转这会十分庆幸自己方才多嘴问了一句,他就知道这些乡亲们不会善罢甘休。
他站了出来,“乡亲们,我方才问了兵爷一句,他们说这次的一伙土匪身上个个都背着人命,十分凶残。”
当时就有人发出了质疑的声音,“真的假的?你可别是因为翠花嫂子方才替你家说了话才瞎说的?”
杨转立刻举手发誓,“举头三尺有神明,我杨转今日就在这儿对天发誓,我说的句句属实。”
大家伙儿沉默了片刻,他又接着说道:“其实这事儿再简单不过了,你们仔细想想,若不是穷凶极恶之徒,会让岳将军亲自过来抓人吗?”
被他这样一说,大家忽然觉得也有几分道理。
“话又说回来,吴家人不也跟着咱们一起折腾了吗?若不是为了大家伙的性命着想,他们又何必如此麻烦,跟我们演这么一出戏?”
见着大家伙都被杨转说得动摇了,杨富贵忙走出来收拾残局,“行了,有说话的功夫还不回去好好歇息歇息,等着明日去地里干活!”
苏九月被吴锡元牵着手跟在他娘屁股后头回了家,他回家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把粮食都藏了起来。
也就只有藏在柴房里的那一袋米被土匪发现了,他们将被土匪翻得乱七八糟的屋子收拾干净,一家子也都累得瘫倒在炕上。
苏九月年纪轻精神足,她才歇了一会儿就从炕上爬了起来。
吴锡元正坐在书桌旁边,手中还拿着一本书卷,见状就问道:“怎的不睡了?”
苏九月一边穿上鞋子,一边说道:“我去做饭,快到饭点儿了,这几日在山上大家都吃不好,回来得好好做顿饭吃。”
吴锡元只觉得媳妇儿辛苦,要跟着她去帮忙。
苏九月担心自己男人被旁人说三道四的,就不愿意让他去,“不,那你去地里帮我割点韭菜回来?待会儿我用韭菜炒个鸡蛋,这几日大家肚子里都没点油水,咱们倒是好说,就是两个嫂子和孩子们得好好补补。”
吴锡元应了一声正要出门,听见动静的宋书言也跑了出来,跟在他身后一起出了门。
他们家的地就在村口不远处,两人正在地畔走着,忽然就听到一旁的杏林里有人在说话。
“你说那刘翠花到底捡到金子了没?”
“她不都说是假的了嘛!”
“她说你就信?当初王婆子说她那篮子里装了个鸡蛋大小的金子,说她看得真真儿的。若不是真有,她能说得这么笃定?”
“那你意思是刘翠花是骗人的?”
“还真说不好。”
“行了,赶紧干活吧!就算人家有金子也不能给你啊!”
……
谈话声渐歇,吴锡元的眉头却拧了起来。
恍惚间,他察觉有人扯了扯他的衣袖,他低头看了看,就见到宋书言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小脸鼓得跟个包子似的。
见他看了过来,宋书言拉着他朝着一旁走远了些,才怯生生地说了一句,“哥哥,要是让人知道家里有金子,不好的。”
吴锡元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却没想到宋书言一个小孩子,居然也会想到这个,这孩子也是个可塑之才。
他眉毛一挑,“你怎么知道的?”
宋书言抿着唇,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缓缓道来,“当初有位老爷看我年纪小就出门乞讨,很可怜,就赏了我一锭银子。我还没暖热,就被别人抢走了。但是后边的人只知道我有银子,来抢我……”
吴锡元的大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无声地安慰,但是宋书言却十分受用。
他说道:“哥哥,要是被人知道了真的不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小小年纪就懂这么多,看来是没少在外头吃苦。
吴锡元笑着应了一声,“小孩子就想小孩子的事情,这些事儿大人都操心的。”
说着带着宋书言来到了自家果园,“你在树下挖点青菜,我摘点的杏子回去给你姐姐吃。”
宋书言看着他轻描淡写的样子,似乎一点也不着急,歪着脑袋琢磨了半天,才恍然大悟。
哥哥能考中案首肯定比他聪明多了,他不着急,肯定是心里已经有主意了!
想通了这个,他才又欢欢喜喜地忙活了起来。
苏九月将厨房先清洗了一遍,把米蒸上,又把先前儿藏起来的腊肉取了一块出来用刷子刷了刷。
她还没收拾好,吴锡元就带着宋书言回来了。
宋书言还用衣襟兜了一兜杏子,他一跑回来就进了厨房,“姐姐,给我个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