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九月就知道二嫂会这样说,但是自己已经好几天都没干活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有些不占理,她便闭着嘴装鹌鹑,没有说话。
站在苏九月身边的刘翠花开口打断了她:“行了,少说两句,九丫他娘生了病,又不是故意回去躲懒的。若是你家里有事不让你回去,你心里头可愿意?人都是相互的,就是多干一点少干一点又怎样,凡事儿总是斤斤计较,那日子不得整日都是鸡飞狗跳的?”
田秀娘嘟囔了两句便没有再说话,刘翠花见她没有顶嘴,也没有不依不饶,而是说道:“明儿就大年二十八了,让二成也别去烧炭了,在家休息休息。正好明有个集会,你们去镇子上买些炮仗回来。”
田秀娘是个抠的,才舍不得买这个,“那烧钱的玩意儿买来作甚?依我看还不如买些炒货回来,孩子们闲了还能当个零嘴吃。”
刘翠花瞪了她一眼,“你懂个甚?!这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有道理的,辞旧迎新的时候,那些坏东西就得吓唬吓唬!来年才不敢来挡了咱家的气运!整天想吃零嘴,都不瞅瞅你最近像是都胖一圈儿了。”
农家人胖了才是富贵的象征,田秀娘并不觉得胖了是件坏事儿。
“那是咱家伙食好,关零嘴什么事儿。”田秀娘念叨着。
她也不觉得自家运势差,即使在这种灾年,他们家也依旧不愁吃穿,反倒收获颇丰,哪儿有什么坏东西需要吓唬?老婆子就喜欢自个儿吓自个儿。
她撇了撇嘴,迫于婆母的压力也没敢多说,只是想着明儿去集市上少买两挂炮仗应付应付就是。
省下的钱拿来买些零嘴,孩子们年岁小吃不了多少。大嫂有孕在身,需要忌口,老三家的又不爱吃那个,最后还不都是落到了自己兜里?
田秀娘在心中盘算的很好,可没想到第二天刚去镇子上的时候,刘翠花却不让她去。
她气得直跺脚,“凭什么啊,又是老三家的去!她都歇了好些日子了,就不能让她在家干活吗?”
苏九月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主动说道,“还是算了吧,让二嫂去,我在家拆洗被褥。”
刘翠花笑了一声,“这回可真不怨我,不是我不让你去的,是你娘家人捎话来,说让你回去一趟。我也不晓得是啥事儿,你若是不打算回去,那就跟着一起去镇子上吧。”
田秀娘犹豫了,她娘家为了让她在夫家过的舒坦,从来不会捎信儿给她,这次既然让人带话过来,可见确实是有要紧的事儿。
这样一想她最终还是放弃了一起去镇子上的机会,闷闷不乐地说道:“那还是让老三家的跟着去吧,我去回趟娘家。”
最后还是苏九月和吴锡元骑着马去了牛头镇,镇子上这时候外头全是卖年货的。
在买完婆婆交代的东西之后,苏九月想到二嫂一直惦记着吃零嘴,就自掏腰包给他们带了一些。
二嫂虽然嘴上不饶人,但这几日她确实没少干活,反而是自己一直在偷懒。
她这人就是吃了嘴上的亏,其实心底并不差,只是在有些事情上太过喜欢斤斤计较了。
吴锡元见到苏九月买了这么多零嘴,开心极了,“媳妇儿,你是买给锡元的吗?”
苏九月笑着看向了他,也不直说,而是问道:“这么多吃的,锡元一个人能吃完吗?”
吴锡元抓了抓后脑勺,一本正经的思考了好半天,才点了点头,“我觉得可以!但是吃完肯定就吃不下饭了,娘亲会生气的。”
苏九月从老板手中接过装好的零嘴,道了声谢,将它放进背着的背篓里,“我们拿回去跟大家一起分着吃,就不用担心吃不下饭会被娘亲骂了。”
吴锡元眼睛一亮,“媳妇儿,你真聪明!”
卖炒货的老板也发现吴锡元和常人的不同,心生怜悯,还送了两块儿麦芽糖给他。
吴锡元一点儿也不藏私,立刻分了一个给苏九月,“媳妇!媳妇!好好吃哦!锡元喜欢吃糖!”
苏九月这两个月被他投喂的糖都比她长这么大在娘家吃的还多,小孩子都喜欢吃糖,可是她家日子过不下去,连买面的钱都没得,哪儿还有闲钱买糖。
她人生中仅有的两次吃糖的时候,一次是喜妹给的,一次是蒋大哥给的。
她也喜欢吃糖,可是从前她都不敢说喜欢,现在不同了,她自己有钱,完全可以买一包。
吴锡元背着小背篓,一手拉着红红,一手拉着苏九月,准备出城。
可就在他们路过赌坊的时候,苏九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那人穿着灰色的长袄,上头打了两个补丁,被人从赌坊抬着丢了出来。
周围的人连忙退避三舍,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朝着赌坊啐了口唾沫,骂骂咧咧地走开了。
苏九月瞧着他似乎朝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连忙回过头拉着吴锡元急急匆匆地朝着城门的方向走去。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小舅舅。
她自己的舅舅自己心里清楚,脸皮可不是一般的厚,若是瞧着自己身上穿着的新衣服,以及吴锡元手中牵着的红红,恐怕又会来他婆家打秋风了。
他已经将她的娘家拖累成了那样,她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