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宅院,足有五进之大。
刚才朱桢饮茶之所,不过是第二进的正厅。
此时第三进的花厅中,一众小厮丫鬟正在忙碌着。
待会的午宴便设在这里,摆什么餐桌,用什么椅子,乃至选用何种餐具,都得费尽心思。
毕竟楚王殿下是宋家搬到此大宅后,来的最尊贵的客人。
前头有人忙碌,后面第四进的花园里,却有几个妇人,倚在小小的池塘旁,一边喂着锦鲤,一边悠闲的说着话。
“胭脂,方才你上前去奉茶,可看到楚王小殿下了?”
说话的是个身着锦袍,一脸慈祥的六旬老妇人,她便是宋濂的原配夫人贾氏。
贾氏这番话,却是对着那位双眼很大、让朱桢念念不忘的紫衣少女所说。
紫衣少女低头看着游嬉的池鱼,却似完全没听到一般。
贾氏身后站着,是位身着浅蓝褙子,下罩绿色马面裙的中年妇女。
她是宋瓒的夫人章氏,此刻秀眉微蹙,低声对那紫衣少女喝道:
“胭脂,祖母问你话呢!”
“哦?”紫衣少女这才回过神来,一脸无措道:“什么?”
“祖母问你,可在前头见到楚王小殿下来?”章氏没好气的重复一句。
“见到了啊!”紫衣少女面露甜甜一笑,又美又飒道:
“我还发现,他在偷瞧我呢!”
“胡说!”章氏瞪他一眼,双眼瞥一圈周围,低声道:
“早前要把你许给燕王,你都不愿,今个怎么又上起心来?”
“我对那黑斯没眼缘!”紫衣少女摇摇头道:“就觉得这个楚王挺有意思的。”
章氏闻言,气不打一处来道:“可是人家才十二岁,你得等到什么时候?”
“呃……”紫衣少女一阵无语,忽然她拍拍手站起身来,朝着两位长辈挤挤眼道:
“奶奶,阿娘,我有些倦,先回去了!”
说完,也不等贾氏、章氏说话,便蹦蹦跳跳的跑远了。
“真是冤孽!”章氏朝着紫衣女子的背影,又是狠狠瞪了一下。
“呵呵,我倒觉得这丫头挺跳脱的!”贾氏却微笑道:
“或许,属于她的缘分,还没到吧!”
紫衣少女沿着抄手游廊,转折间进了一处偏院。
她刚进院子,便大声喊道:“侍剑、小刀,快出来!”
有两位侍女打扮的女子,从屋子里走出。
两人异口同声道:“小姐,回来了!”
“侍剑,快去给我倒杯茶喝,”紫衣少女双脚踏入屋门,直接进了内间。
“是,”那位名唤‘侍剑’,年长的侍女便去外头倒茶。
她又对年岁稍小的侍女道:“你去院子门口守着,有人来发暗号!”
“哦,”另一位名唤‘小刀’,年岁稍小的侍女,也退了出去。
紫衣少女这才走到墙边挂着一处红纱布的地方,抬手一挥,将红纱布揭下。
红纱布下面,罩着一张长三尺,宽一尺的宣纸。
这宣纸贴钉在墙上,上面还写满了字。
只见宣纸上,从上到下,写有十一行字。
宣纸上的字虽然都不太工整,但都遒劲有力,不似出自凡人之手。
写在最上头的是“胭脂榜”三个字,稍微大些。
下面十行小字,倒是一般大小。
第十,常茂,有勇无谋,不用!
第九,李琪,印象差马屁精,不用!
第八,沐春,云南太远,不用!
第七,李景隆,绣花枕头,不用!
第六,邓镇,名字不好听,不用!
第五,刘廌,太熟了小一岁,不用!
第四,徐增寿,脸太白,不用!
第三,燕王,面黑眼大心不纯,不用!
第二,太子,甚好可惜已婚,不用!
唯独第一行,只写了序号,内容还空着。
这胭脂榜上人物,有当朝太子亲王,也有公侯伯等大臣嫡子,个个都是显贵之人。
想来这是这紫衣少女胆大包天,私自写的。
只是有的名字后头的评语,有些不堪。
此刻紫衣少女却以手支颐,再度浏览这胭脂榜来。
直到侍剑端来茶水,她才回过神来。
紫衣少女一边喝着茶,一边走到身后的书桌旁,翻起一张宣纸来看。
“哈哈,天下竟有如此有趣的人!”
她看到的,竟是那日朱桢在文华殿,乱解论语的句子。
“侍剑,你知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是什么意思吗?”
那名唤侍剑的婢女摇摇头,她没读过论语,自然不知道。
“嘿嘿,这家伙却说意思是:
孔子曾经说过,真正厉害的人,你站在江边上,你仇家的一具具尸体就会顺着水流飘过来。”
侍剑眨眨眼,看着紫衣少女道:“小姐,这解释是对还是错?”
“当然错了,错的还很离谱,”
紫衣少女摇摇头,抿一口茶水,脸上再度露出甜甜的笑容。
“可是却很对我的胃口!”
说完,她脸色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