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第1367章 悲催的公屋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7章 悲催的公屋计划(1 / 2)

8月25日,何宇早早来到红磡体育馆,相比香江的鬼天气,自己还是更喜欢待在海花岛那里。

7月24日—7月30日,强烈热带风暴爱娜斯袭港,香江天文台首次将八号风球4个方向信号先后悬挂,风暴造成3死134伤

昨晚,东方电视台天气预报提示,最近三天强烈热带风暴伊兰袭港,天文台再次悬挂八号风球。

今天热带风暴倒是还没有来,可是凌晨零时零七分,新界沙田旧墟那边发生五级火灾,317名屋邨贫民痛失家园。

凌晨消防队紧急展开了灭火行动,近500多屋邨的百姓连夜转移到了红磡体育馆,在体育馆暂时避难。

红磡体育馆自建成之后,差不多也接待了超过20万的灾民,每次有特大台风或者暴雨的时候,山上或山脚下的百姓都会来红磡体育馆避难。

香江每年少说也要发生数十次火灾,大部分也都是发生在这些屋邨,同样救火的难度非常大,基本也只是抢救下百姓的性命。

屋邨其实就是每年跑路过来那些的百姓,在山上砍伐些树木,搭建一些木头房子居住,居住环境可想而知。

1949年香江的人口大概在50万左右,1951年香江的人口超过了200万,现在香江人口超过450万,住房问题基本永远达不到市民的需求。

香江的公屋政策出台当然也是和屋邨的火灾密切相关,1953年圣诞夜的一场大火,最终导致了香江公共房屋的诞生。

1950年代初,超过百万的难民涌入香江,这些人只是来香江逃避战乱和动乱,不会在香江落地生根。

这些人大部分会在局势缓和后便会离开香江,港府也不会脑子进水主动大量兴建房屋安置难民。

因为香江住房不足,所以大部分难民都自行用木头、木板及锌铁片建造木屋,形成杂乱无章的寮屋区。

寮屋区既没有规划,木屋之间的通道十分狭窄,没有消防设备,而且取水灭火不易,火势无法受控。

1953年的火警当日虽然是圣诞节

。,但是这和圣诞节没有任何的关系,居于寮屋区的居民收入普遍较低,自然不会去庆祝什么圣诞节。

1953年12月25日圣诞节晚上9时25分,白田村众安道124号一间木屋的2楼一单位,有一名制鞋住户在燃点煤油灯时,火种不慎烧着棉胎及制鞋胶水,引起火警。

火警发生后,火势最初并不猛烈,仅波及旁边30多间房屋,邻近的木屋会被波及也是寮屋区居民的意料之中。

可是因为缺乏水源灭火,火势未有减缓,再过不久,突然有一阵强烈及干燥的北风吹过火场,火势迅速向四周扩散,不足10分钟,大火已波及数百户木屋。仅仅半个小时的时间,火头由白田村向东湾及正街蔓延,火势完全失控。

接获火警报告后,消防局局长哥民在晚上10时召集所有后备消防员前往灾场协助灌救,又下令从港岛调派2辆消防车渡海到九龙。cascoo.net

虽然当时有很多消防员到场救火,但接驳水源及拖喉到火场遇到困难,火场的高温令消防员难以靠近射水灌救,而且不断有起火的木屋倒塌,进入火场内也有被困的可能,只能在火场外围阻止火势向外蔓延。

因为风向再三转变,导致火屑四散,点燃更多木屋。到晚上11时10分,整个白田村已被焚毁,不论是木造或石造的房屋,都一律化为灰烬,火场四周一片残垣败瓦。

由于火势一度焚向深水埗大埔道,附近的嘉顿公司、乐都公寓和深水埗大饭店也需要戒备,为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到九龙仔的木屋区,造成更大灾情,消防员于是在九龙仔的山上阻截火头。

这场石硖尾大火,涉及多个木屋区,包括白田上村、白田下村、石硖尾村、窝仔上村、窝仔下村及大埔村,灾场广及41英亩。

这场大火历时6个小时才受控,仅仅造成3死51伤,烧毁木屋2580房,大约12000多个家庭合共58203人便成灾民,无家可归。

之后,港府在火灾原址再兴建29栋六至七层高H型

。的徙置大厦,供灾民入住,其中第9座至12座是由联合国拨款建成。

自此之后,香江的房屋政策也出现根本改变,港府开始兴建公共房屋,为低下层市民提供住屋福利,房屋署也相继成立。

无独有偶,1961年,新加坡刚刚从英殖民地政府独立三年,还尚未建国,河水山寮屋区同样发生了一场大火灾。

1961年5月25日下午,一场大火无情地吞噬了河水山寮屋区,火势迅速蔓延,一直烧到了第二天早上。

由于当天是哈芝节,而许多消防员和警员都休假,驻扎在新加坡的英国皇家陆军派了1000名士兵到场协助疏散人群,新加坡出动了22部救火车、20名消防官和180名消防员。

河水山寮屋区的大火,造成2800所房屋焚毁,15694人无家可归,其中一半为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李耀光开始拆迁大量木屋区,发展组屋和新市镇,这场大火同样催生新加坡公共房屋政策的出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