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第932章 信用卡的万亿市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2章 信用卡的万亿市场(1 / 2)

何宇看着眼前的风云银行visa卡,心里早已乐了花,visa以后就是东方集团的商标。

目前银行卡肯定是无法跨国、跨行使用,风云银行的visa信用卡也只能自己发行,想要委托别的银行发行,少说也要七八年的时间。

1949年,全球的第一张信用卡在美国诞生,信用卡简单、方便的商业赊销的信用凭证,在全球发展的很是快速。

1951年,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发行了允许持卡人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内在指定商户消费的卡片,由此揭开了银行发行签账卡的序幕。

1959年,美洲银行发行了具有一定信用额度的信用卡,迅速得到美国人的广泛认同,信用卡成为市民小额支付工具,由此开启了信用卡购物的时代。

在20世纪50—60年代,银行卡产业处于萌芽起步期,只有少数商业银行开办信用卡业务,大家仍然在探索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和盈利模式。

20世纪60年代开始,银行卡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银行卡组织诞生、银行卡交易信息系统建成、银行卡产业监管政策调整、发卡行不断增加、市场快速扩张,如今也正在告诉的发展。

信用卡虽然诞生在美国,但是美国的国土辽阔,还是晚了其他国家一步,全球发展最快的还是日本和欧洲。

1961年,日本的三和、信贩、三井、协和、大和、住友等银行合资组建jcb银行卡组织,也在当年开始发行jcb信用卡。

1964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荷兰等等国家联合组建欧洲标准卡组织,eurocard成为欧洲市场上的银行卡组织。

1970年,全美银行卡有限公司成立,也就是威士国际组织(visa)前身。同年,美国全国银行卡协会才成立,也就是万事达卡国际组织(mastercard)前身。

既然美国的visa现在还没有出现,那东方集团直接抢占了这个商标,好吧,也是visa这个名字太顺口了。

其实visa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只是简单易记而已,当然visa在每种语

。言中的发音都是一样的。

这个年代的信用卡其实也并不能带来多大的盈利,手续费虽然不低,但是设备、人工的成本还是很高的。

也只有从80年代开始,计算机领域有了极大进步,银行卡交易普遍采用计算机交易信息处理系统的共同推动下,信用卡的盈利模式和业务架构才逐渐成熟。

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中利润率最高的,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年费、商户回佣等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增值化服务也跟着不断提升。

未来,全球的信用卡组织也是越来越多,也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流行,发达国家的信用体系也很完善。

前世,visa、万事达等几个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的银行卡标准,主导着全球个人支付体系,经营的核心就是银行卡的标准、基于标准的银行卡品牌和覆盖全球的交易网络。

在全球各发卡机构发行的近40亿张银行卡中,80%以上是visa、万事达卡;东方大国各银行的发行的6亿多张银行卡中,90%以上是visa、万事达卡。

虽然这些信用卡的账户都由发卡银行进行管理,但是信用卡的发卡规则、业务规范、技术标准、交易、清算都必须遵循visa、万事达统一规定,卡片数据由visa、万事达集中统一管理,而且主要的交易和清算通过它们的网络完成。ωωw.cascoo.net

可以说,visa、万事达利用其全球网络的优势,吸收各国发卡银行成为其会员,推行自己的品牌、标准。

由于银行卡是个人支付的主要工具,而visa、万事达控制着全球银行卡业务的基本规则和交易清算网络。实质上这些机构在各国行使着个人支付与清算体系的主要经营与管理职能,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各国个人支付体系的管理主权,也严重影响了各国个人支付与清算体系的正常秩序。

visa、万事达通过其全球品牌的影响力,不仅将规则、标准推行到其他国家,实行银行卡数据的跨境集中管理,而且通过其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从事跨境甚至当地的银行卡交易转接和清算。

visa、万事达

。实质上掌握着当地银行卡支付的信息和资金流动,给各国个人支付体系和金融信息安全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威胁着各国个人支付体系与金融信息安全。ωωw.cascoo.net

visa、万事达每年都要从各国发卡机构和银行卡产业的各个参与者身上攫取巨额利润,各国发卡机构、收单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卡片制造商、机具制造商等等纳入自己的体系,以此控制着全球银行卡产业链,攫取巨额垄断利润。

visa、万事达仅从各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就包括入会费、会员年费、品牌使用费、授权费、清分结算费、软硬件设备使用费等等,名目繁多的服务费用,可谓赚的是盆满钵满。

visa和万事达为了全面彻底地控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