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第896章 再临大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6章 再临大学(1 / 2)

6月28日,何宇受邀来到香江中文大学,当然是参加学生的毕业典礼,心情也是颇为激动。

现在的中文大学很是牛逼,也已经远远超越香江大学,毕竟香江大学是有钱人上学的地方,中文大学则是家境一般的学生首选。

何宇和香江中文大学的一些知名教授还是很熟悉的,不少经济学的教授在东方集团担任智囊,出谋划策、分析国际市场、制定公司发展方向等等。

东方集团的中高层管理寒暑假的时候也会到中文大学进修,当然东方集团的一些海外教授、专家也会到中文大学兼职,产业结合也是配合的很完美。

被誉为“光纤之父”、“光纤通信之父”和“宽带教父”的高锟教授,如今也正在香江大学教学,未来可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神。

高锟教授1949年随父亲移居香江,直接进入圣若瑟书院就读中学,毕业后远赴英国就读电子工程专业。

1957年,高锟教授在伦敦大学读博士时进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也是工作了十余年的时间。

1970年的时候,高锟教授返回了香江,随后在中文大学成立了电子学系,不但要担任系主任,而且作为首任讲座教授为学生讲课。

何宇也是从1970年开始大力援助中文大学,机缘巧合下认识高锟教授,这两年也是不断的向中文大学捐款。

高锟教授牵头成立了电子学系,何宇牵头成立了计算机系,何宇虽然很少去讲课,但是计算机系的教授也大部分都是东方集团的教授。

何宇在中文大学也有幸认识了林语堂教授,林语堂也是一位神一样的存在,著名的作家、学者、翻译家和语言学家。

林语堂的人生也是堪称一段传奇,拍成电影的话,那票房也是杠杠的。

林语堂出生于清末的1895年,1912年考入了沪市的圣约翰大学,毕业后直接到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林语堂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可惜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

。停了。林语堂只好只身前往法国打工,随后又辗转到了德国。

1922年,林语堂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1923年又获得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京城大学的教授。

随后的战争期间又开始到各地辗转,在国外创办了不少的刊物,也写下了《京华烟云》《啼笑皆非》等小说,1940年和1950年林语堂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54年,林语堂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担任了半年的首任校长。1967年,来到香江中文大学担任研究教授,现在也正在编写《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何宇对中文打字机的历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中文打字机是由山东留美学生祁暄发明的,并在1915年9月获得了专利。

当时的中文打字机也是字母文字,也并没有汉字检索系统,很多文字都是无法打出的,也只能说是一个半成品。

搞文学研究的林语堂也开始开挂,二十年代开始,林语堂开始长达二十多年不断研究探索打字机,以致一度倾尽家财、负债累累,终于在1946年成功发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

何宇在中文大学见到这位大神也只能说句牛逼,77岁的高龄还在编写汉英词典,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

何宇走在香江中文大学,不少学生同何宇热情的打着招呼,何宇也是一一回应,这些学生未来不少都是东方集团的高层。

文科专业的学生一般本科毕业就会参加工作,理科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进入东方集团旗下工作,成绩优秀的学生会直接拿到何宇奖学金出国留学。

何宇这两年也是一直在大力扶持理科专业,东方电器、东方精密、东方重工、圣诞船厂、东方牧业等等,理工人才的缺口也是相当的巨大。

香江大学肯定是指望不上的,主要的学科也都是经济、法律、医学等等高大上职业,学校的教授也都是清一色英国教授。

当然香江大学也不缺钱,英资

。的洋行每年也要向香江大学捐赠不少,港府扶持的力度那也是毋庸置疑的。

中文大学就惨了很多,底蕴也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合并的时候也是千难万难的状况,和南洋大学差不多的情况。

1949年,大批出色的学者和教育家来到香江,其中不乏各个大学的专家教授,这些人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开办不少“难民学校”。

这些人先后成立了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广侨书院、光夏书院、华侨书院、文化书院、平正会计专科学校,后五所书院也在1956年合并组成联合书院。

1957年,新亚、崇基、联合成立“香江中文专上学校协会”(南洋大学成立时叫做“南洋大学有限公司”);1958年,港府被迫同意设立一所中文大学的建议;直到1963年,中文大学才建好,还是鸟不拉屎的新界沙田地区。

香江大学前身是1885年的香江西医大学,位于港岛的黄金地段;中文大学明显就是后娘养的,学校的经费也都是不少华资捐的;香江大学出国留学都是选的英国,中文大学出国留学则是美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