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武邶元的名字,李缙有些震惊的看着武孤菱,要知道这武邶元可是文水武氏的族长,武孤菱的大伯。
见到李缙的神色,武孤菱问道:“怎么,陛下很吃惊?”
我能不吃惊吗,若真是你大伯做的好事,那你大伯可就要被推到西市去斩首了!!
“皇后查的属实?”李缙又问了一句。
武孤菱当然知道李缙问的是什么,于是答道:“臣妾不敢欺瞒陛下。”听到武孤菱肯定的回复,李缙陷入了沉默。
按理来说,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那群臣的意见绝对是统一的,那就是派兵剿灭乱军。那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在应对地方叛乱的问题上,朝廷自有章程。武孤菱只需要发布一道征缴乱民的诏令就好了。
难道武孤菱还没有把这件事,告知群臣?不应该啊,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群臣,所以,武孤菱必然已经在早上的常朝上和群臣们商议过了。
那武孤菱为何还要把一件已经盖棺定论的事情告诉自己?总不会是为了体现自己这位皇帝的知情权吧。
“那皇后打算如何处置武邶元?”李缙用试探的语气问道,他要问问武孤菱的态度。
“请陛下圣断。”武孤菱的回答简单明了,只有五个字。
“那就诏令宰辅们,往宣政殿议事。”李缙这回的语气不在是询问,而是命令。
李缙不愿在深想下去,因为在自己把那份奏章狠狠的摔在桌子上的时候他就想好了。
不管这次民变背后有着多少隐情,朕都不会留情,朕要杀人!!!
***
申时,宣政殿
紧闭的殿门外,左右站立十几位臣子,皆着紫服配金玉带。都是奉了李缙的诏令前来议事的大臣们,只不过,他们已经在这殿外等了有好一会了,却也不见李缙召他们进去。
终于,还是有人安耐不住心中的躁动
“伯谦啊,今早你可是被推上浪尖了,待会在陛下和娘娘面前还是自证一番。”只见吴国公郑竑对着右侧的另一位同样身着绛紫色官袍的中年男子轻声说道。言语中满是忧虑
这位中年官员却并不领情,生硬的回一句。
“这就不劳烦郑公操心了。”语气略带着一丝不屑。
大周官制遵循前朝,设三省六部。这中年男子正是三省之一的尚书高官官,尚书令孔伯谦。
老者似乎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这时候殿门缓缓的被打开。却见一位内侍走了出来。
“见过诸位大人!”那内侍先是合上殿门,随后才回头恭敬的朝着,一直侍立在殿外的诸位大臣见礼,而后才缓缓说道。
“陛下召孔大人进去,还请诸位大人稍加等候。”然后便领着孔伯谦一人走进了宣政殿。
看着孔伯谦被单独召见,这殿外的臣子们脸色却显得有难看。一齐回想起今早常朝时孔伯谦的表现————宣政殿中,常朝才刚刚开始,还不待群臣进奏,武孤菱便直接说道:“本宫接河东道观察使崔邴奏,河东民变,袭杀晋州刺史,聚数万之众,甚至立杆举着一件绯色官服,攻到了州城城下……”
宣政殿里,顷刻间爆出一片惊愕的呼声。在座的群臣们,突然听到乱军已经有数万人马,并且已经攻克了晋州,都显得有些失态!在场,只有两个人表现的十分淡定。
第一个是武孤菱,临朝称制以来武孤菱经历的风浪实在是太多。刚刚武孤菱可是在蓬莱殿寝阁的床上,李缙的身边阅读完了崔邴这封奏折。却完全没有惊动到李缙。可见武孤菱对自己的情绪把控真的已经做到了收放自如。
另一个人则是尚书令孔伯谦,孔伯谦表现得异常安静,仿佛河东发生民变这件大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诸公,可有对策?”武孤菱问道。
倒是吴国公郑竑站出来说道:“娘娘,臣以为朝廷应当征集大军,速速进驻河东,围剿晋州乱军!”
但是调军平叛这样的大事,武孤菱自然不可能因为郑竑一人的意见就轻易断决。于是武孤菱看向了孔伯谦并且主动询问道:“孔卿,有进言否?”
“娘娘,臣以为可派重臣往晋州安抚,不必征调大军围剿。”之间孔伯谦缓缓说道。
众人一愣,这吴国公刚说完派大军围剿,你这边就立马说要用安抚之策。而且娘娘刚刚可说了,那些乱民甚至嚣张到,用死去晋州刺史的官服做旗帜,就算你孔伯谦是尚书令,可你怎么敢说出要安抚这些乱民的计策,你也不怕被大周所有的官员给骂死!
不过武孤菱却缓缓说道:“哦?孔卿何出此言。”
但是殿中群臣丝毫不给孔伯谦回答的机会,只见群臣不顾谦逊,丝毫不吝啬自己所知的脏言秽语,大声叱骂着孔伯谦乃是国贼。
但是这百官之中也不是没有那冷静的人。却见礼部尚书许炜霖行至殿中。对着百官喊道!
“诸位皆是国之重臣,熟知朝礼!圣尊之下,怎可如此无礼!下朝之后,这左右侍立的殿中御史们怕是狠狠的参上诸位一本,让诸位再降官一阶!”
听到降官一阶,群臣这才收敛了一些。毕竟朔日的朝会还没过去几天呢。就这样,宣政殿里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