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是一门技术,花钱则是一门艺术。
世界上花钱最多的,同时也最应该学习这门艺术的是政府机构。他们经常做着花一万元干一千元元的事,若是有人异议的话,就再花一万元去调查。
最会花钱的当属金融机构,为了给自己赚钱,昧着良心的银行家们总能想出用一千元干一万元的事的法子,某些时候,他们连这一千元都不想花。
对大部分人来说,用一千元做一万元的事很困难,但用一千万元去做一亿元才能做的事,有时候又会变的简单。
苏城有许多花钱的选择,最终,他还是决定将之用于投资公司和大华实验室。
霍昌等人极力推崇的扩大生产的举措,则被苏城毫不犹豫的否决。
诚然,现在扩大生产,确实能够为公司赚到大量的利润,就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纯粹的大工业生产直到2008年还是能赚钱的,而且,只要熬过金融危机的寒冬,活下来的工厂并不会比往年更难过。
以大华实业旗下工厂的收益率,投资生产每年至少可以赚到20%的利润,而且它的容量非常大,投入100亿元或500亿元都不会遇到瓶颈。
然而,考虑到人的因素,苏城还是拒绝了扩大而带来的利润与影响力。
94年的人工成本是很便宜,但到了20年以后,当人口红利渐渐消失,工人的人工成本上升以后,扩张成几十万人的大华实业又该怎么做?
94年20岁左右的年轻工人,到了2014年是40岁,若是遭遇生产缩减,大规模的裁员带来的不止是企业的不安,还有无数家庭的破裂。
苏城也没有自信带领几十万上百万人,闯过以后的层层狙击。因为作为人,他不会像是机器那样,具有稳定的逻辑需求曲线,无论是工人还是公司职员,永远都会要求更好的待遇和福利,在经济上升期,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到了经济下降期,要维持众多人的需求就困难了。
美国通用就是个不错的范例。他们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市值数千亿美元,比某些小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都要高。然而,历经百年的通用集团尽管依旧是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选手,可它茫茫多的退休工人,尤其是高待遇的退休工人,还是让整个集团入不敷出。
90年代的中国国企亦有同样的问题,当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入厂的工人开始大批量的退休的时候,再好的垄断企业也支撑不住这种纯粹的消耗。
相似的问题还发生在日本,当他们因为自己的公司总是为全体社员而服务,进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失去的十年,以及失去的二十年缓缓揭起了大幕,最终,没有倒闭的大型企业再也不敢继续以前的年功序列体制,转而开始大肆聘用劳动派遣工,等于是放弃了对工作者的保障。
这种无法预知而且不断膨胀的人工风险,即使是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苏城自然非常谨慎。他深知自己的管理水平一般,所以总是尽其所能的发挥其本人的避险能力。
聘用更少的职工,聘用更优秀的职工,并且不断的培训自己的职工,这也是一种公司避险的手段。
哪怕是到了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较少而优秀的员工也不至于变成巨大的负担,至不济,也可以学着中船重工这样的企业做外包。相比之下,矿业集团、轻工集团等人多而技术水平弱的国企,在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想崛起就太不容易了。
正因为如此,大华实业旗下始终保持扩张的也仅仅是大华船业了。
虽然造船业到了07年以后,会遭遇极大的萧条,但LNG船直到2014年,依旧是民用造船业皇冠上明珠,订单满满,就中国的状况来看,说是中国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没什么问题。
它的含金量,是一点都不比航空母舰少的。
如果需要的话,能造LNG船的造船厂,基本上都可以改造成建造航空母舰的造船厂,譬如卖技术给韩国现代的法国大西洋船厂,它既是薄膜型LNG船的专利持有者,也是“戴高乐”号航母的生产船厂。
当然,就经济的角度而言,航空母舰的建造周期长,建造的成本高,受到的限制多,而且订单总数少,并不是一种很划算的生产舰种。法国大西洋船厂要是想指着航母订单吃饭,就法国军方的装备更新速度,连五年都坚持不下来。以民用船厂积累技术,在需要的时候再大肆建造,差不多是现代国家的通用手段。
否则,遇到长时间的和平期,专营军火的公司都是要倒闭的。这年月,地区冲突连坦克用到的都少,航空母舰或者驱逐舰一类的产品,还真是不如去卖茶叶蛋。
LNG船就幸福的多了。
90年代可以说是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发育期,大家都在拼命的建设相关的产业,积累相关的技术。但是,世界能源需求实在是太庞大了,别说是十多年的功夫了,就是再过20年,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也没有完全释放。
在所谓的绿色经济的导向下,液化天然气至少会在工业能源领域,取代燃油的地位。
这意味着如今一半以上的油轮,都会变成液化天然气船。
大华船业的LNG订单也是越积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