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大同工业区
周梦臣希望从一开始就形成一套对工业完整,且可执行的征税模式。这个重要性甚至,甚至比而今大同的一切,复套这一件事情要重要得多了。这就是周梦臣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在明中期就有雏形。在嘉靖前期有地方陆续推行。在张居正正式上台之前,才成为国策。
周梦臣将来入主中枢,想要改革,也不可能凭空手创一套成法。所以,在地方要有充分的实验才行。
杨继盛答应了这一件事情。
他在大同城西南方向圈定了一片地方。在十里河以南,与怀仁县相距不远的地方。这里有一些城池的废墟。要知道大同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么多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大同修建城池。后来一个个衰败。以大同为中心,这一片土地之上,就有大大小小十几座城池,放在后世都是名胜古迹。但而今有的是一些聚集点。但有些就是荒草狐坡而已。
杨继盛之所以选这里,其实并不是这些地方好。而是这些地方不好。
无他。杨继盛主要的水利工程都是放在大同周围。大同周围都是清一色的水浇地。是杨继盛努力的结果。而今要将这些水浇地推平盖房子。在杨继盛看来,简直是败家。
大同周围北边与西南方向都有山。只是杨继盛也要考虑一下安全因素。大同北边距离边墙已经不远了。甚至可以说一旦边墙出了什么问题,大同就是第二道防线的核心。
大同坚城自然不惧。但是大同城外的瓶瓶罐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而在大同西南方向就好多了。
这里地势稍稍高一些。自然是旱地。即便推平了也不心疼。再加上在大同城以南。真要出了什么事情,也不会第一时间被波及,有得是反应时间。
不过,这里平整土地。修建房舍等等工作,都需要很长时间。
今年周梦臣很可能看不到了。
周梦臣也没有闲着,他亲自主持之下,征用了城外一处军营。主持开发一套罐头生产线。当然了,这个时代的罐头生产线也不用什么自动化模块。无非是将羊宰杀。处置羊肉。最后到了封装罐头这一些了事情。都集中在一起。
只是周梦臣发现,真要大规模生产的话,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大量陶罐。
说实话,这不是一个问题。不要说,烧制陶器了,就是烧制瓷器。在大明也算不上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不要说景德镇了,就是河南山东一些瓷器作坊,也比大同本地的技术好。
不过,周梦臣也没有想过烧出的瓷器有多好。
甚至周梦臣想过,要不要用来做铁罐头。
的确,诚然而今朔州产铁规模还被限制。但是周梦臣敢肯定,在今明两年,朔州地区的钢铁产量,定然要爆炸生产。原因无他。晋商不是傻子。他们投了这么多年在铁上面,怎么不想回本。
而且这三十个铁炉,也不是一家拿到手中的。的确他们合起来都叫晋商。但是关上门来,彼此之间,还有王家,杨家,张家之分的。
今年下半年,估计他们在处理铁炉,吸收技术等等方面。要花费太多的精力。而且铁炉的技术,在周梦臣看来,更多是一种对原本技术的整合,并没有什么超越时代的地方。
只要他们用心钻研,一两年间,甚至更早的时间就能完全吃透,到时候,在原版的技术基础上,再改进修建一些新的铁炉决计不是问题。再加上晋商通达天下的商业渠道。周梦臣估计,长江以被的钢铁生产都要集中在朔州这里了。
倒是他们竞争越激烈。铁价越便宜,做铁罐头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而今周梦臣还是紧急在大同城外弄了一个烧陶的作坊。大批量供应陶罐。
在周梦臣的指导之下。第一批产品出来了。徐渭立即带着这一批罐头来到了晋商会馆。
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自然出门迎接。
随着周梦臣与杨博之间的交易达成。即便杨博没有特别说,周梦臣也不能不投桃报李。对晋商的经营行为,表示一定的支持。不管是玉林通关。还是朔州的投入,大同俨然成为晋商商业版图上的重镇。
故而作为晋商重要人物之一,张允龄在坐镇,协调各家的买卖。也算是在大同的晋商头号人物了。
不过,周梦臣对他并不熟悉,原因无他。对等原则。
周梦臣与杨博之间,谁高谁下,还有说法。但是不管怎么说,周梦臣与张允龄之间,高下立判。即便张允龄有一个翰林院的儿子也不管用。周梦臣虽然不歧视商人。但是周梦臣如果自己去见商人。就代表着自降身份,对谈判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
即便传到了士林之中。也是周梦臣丢分。
故而一般与晋商接触的人,就是徐渭。
徐渭与张允龄两人倒是熟悉多了。
毕竟一回生,两回熟。周梦臣与晋商的接触,虽然不能说是徐渭一手经办的,也差不多。再加上他们背后的老板,关系密切,似乎在准结盟的边缘上。他们的关系自然好了。
徐渭与张允龄在门外寒暄了几句。徐渭让他身后车夫拉了一车罐头,放在院子里面。
徐渭与张允龄坐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