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番。
大同兵变前后两次,第一次是嘉靖三年,却是因为巡抚贪污腐败下面的士卒过不下去了,杀了巡抚之后,拥将领朱振为首,向朝廷陈倩。最后朝廷招安不罪,还让朱振为总兵官。到了嘉靖十二年,再次兵变。因为鞑子威胁大增,总兵李瑾决定在天镇堡外围修一道壕沟。限期三日完成。但是当然天气陡然转寒。士卒苦不堪言,请李瑾收回成命。结果李瑾以兵事紧急,不肯。
于是,几十个士卒冲进中军帐中,将李瑾给杀了。
如果说,第一次兵变,巡抚贪污军饷,让下面的人活不下去了,颇有几分死有余辜。但是总兵李瑾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李瑾不是无能之辈,他之前在其他镇也任过总兵官,也立有战功。否则他也不会被放在大同这个位置上。只是不同的将领都有不同的风格。李瑾这个将领,在治军风格是比较严酷的。
所以,他觉得既然军令以下,绝对没有朝令夕改的。不管出现了什么情况。这壕沟都要修好。
只是他刚刚调任大同。还不知道大同在上一次兵变之后被宽大处理后,已经演变成怎么样的骄兵悍将。所以才被几十个乱兵,一拥而入砍成肉泥。
这一次上一次兵变时被拥为首领的朱振,再次被拥为首领。
只是朝廷这一次,没有宽大处理。而是派兵平叛。只是这平叛之中,又闹出很多幺蛾子。当时平叛的大臣被传说要屠城,或者纵兵劫掠了一些地方。让大同城中百姓人人自危,朝廷攻之不下,只能围困。当时鞑子趁机南下,在大同城外,与朝廷打了一仗。让腹背受敌的朝廷大军吃了不小的亏,乱兵甚至决定引鞑子入大同城。这才让大同百姓与之决裂。同时在朝廷做出不屠城的承诺之后,开城投降,折腾了将近一年的大同兵变才算是落下帷幕。
总之,后人看来,真是你放唱罢,我登台,甚至白莲教未必没有在这里插了一手。反正白莲教在兵变之后,有了很大发展。
徐渭说道:“此人乃是李瑾之后,他想要为自己祖父平反。臣察其言,观其行,应该骗不了我。从他口中得到的情报,我也一一验证了,大人见上一面不多,他是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