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两者交叠的地方,就是科举。
对,科举。
科举对大明来说,太重要了。但是同样的亲身经历过科举的周梦臣,也知道,科举里的问题也太大了一些。不仅仅是周梦臣的感觉,还有很多大明士大夫的感觉。
反对八股文的名家,从成化年间,一直到明末,代不绝人。而且都是名家。一般人是不能称作名家的。
徐阶不知道周梦臣内心所想,他觉得如此一来,周梦臣也要安分一段时间。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报纸与在这方面布局。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
周梦臣一出皇宫,回到礼部之中,就将自己埋入旧档之中了。
他可不是高拱,直来直去得太难看了一点。科举本身就很有新闻价值。而且毛病多多。只需找出一个典型的案例。作为引子,周梦臣再作为主管部门切入。
就变得顺理成章多了。
那么选什么典型案例?
一定要有新闻度,时间上也不能太近,毕竟周梦臣仅仅是想搞科举,而不是搞人,距离太近的案子,说不定,就牵连到某个大佬了。说不定。就给周梦臣竖立一个生死仇敌。
虽然说,周梦臣不怕树敌。但是有时候还是不要乱树敌的好。
周梦臣忽然想起去年听到的一个消息,文徵明去了。
虽然文徵明年纪也到了。算是喜丧。但是当时周梦臣也是有些唏嘘的,江南四大才子,一个也不没有了。周梦臣随即命人收集了一些江南四大才子的书画之类。作为家族底蕴,将来能升值的。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案子最有传播度了。那就唐寅舞弊案。
周梦臣立即找到关于唐伯虎的陈家旧账,细细看了看。总体上来说,唐寅的案子是一个冤案。只是说名满天下的唐解元为人嫉妒,唐寅做事也不检点,在科举之前,与主考官过从甚密。将自己陷入嫌疑之地。弘治皇帝当初的判唐寅终身不能参加科举,有些太重了。
不过,这些陈年旧事的是是非非并不重要。而这里面的话题度很重要。当年的唐寅虽然是解元。但是名声仅仅在江南而已。但是而今的唐寅却是举世闻名的大家。单单他的名字,就有很多话题度。
周梦臣心中暗道:“就他了。”随即暗地写了一篇稿子,传了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