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5:迦乐季(12)
【尤拉,你答应过我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可现在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那里死去!】——亚历山大·罗曼诺夫,1973年12月10日。
……
同样是穿着动力装甲作战的士兵,德军装甲猎兵和巴基斯坦游骑兵之间的差距大得让米切尔简直怀疑人生。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上,也不仅体现在训练方法和军人的待遇上,甚至同指挥官个人是否忠诚于事业和信仰无关——他听麦克尼尔说过那些夸张的传言——全方位的落后是无法仅用某个方面的优劣来描述的。
在他身旁的约翰尼斯·施密特中校是德军第9空降师直属装甲猎兵营部队的营长,也是在训练孟加拉游击队员的过程中出力颇多的一位指挥官。麦克尼尔曾经同米切尔说过,施密特中校在训练孟加拉人对付游骑兵方面有着重要贡献,而米切尔只需要和施密特中校稍微多聊了几句就发现麦克尼尔所言非虚。缺了这位训练有素的装甲猎兵部队指挥官及其同僚的努力,孟加拉人是断然无法在当时于武器装备方面仍有不小劣势的情况下屡次给巴基斯坦军队以沉重打击的。
“中校,我们这么……直接飞过去,会很危险。”已经投敌的前游骑兵兼外国志愿者好心地用半生不熟的德语提醒着他的新同事们,“敌人在这一带的防空火力仍然较为密集,尽管和过去相比已经削弱了不少。”
“你不必担心,米切尔。”施密特中校和米切尔一样穿着全套动力装甲,现在他们用内置的通讯设备就能迅速交流,“我军和我们的盟友早把东孟加拉之敌的抵抗能力摧毁了,空中全都是我们的战机,可你再也不会看到敌军的空中力量像他们鲁莽而无谋地挑衅那次一样出击了。东孟加拉的敌人很快就会燃烧殆尽,你们赶在败局降临之前弃暗投明实在是个明智的选择。”
约书亚·米切尔的嘴唇蠕动着,他透过玻璃观察着外面的景色,但他还没有办法轻易地看到下方也许已经笼罩在了炮火之中的城市。一旦德印联军加入战斗,西巴基斯坦方向的战事且不论,东孟加拉的巴基斯坦空军会首先面临灭顶之灾。印度空军能如此频繁地出动战机攻击东孟加拉甚至是动用大量直升机和运输机直接将兵力投送到前线乃至敌军重要据点边缘地带而不必担心路上的拦截和损耗就是明证:东孟加拉的巴基斯坦军队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大规模轰炸和定点打击之后已经丧失了还手的能力。
眼看着印度人频繁地用直升机和运输机把士兵们投送到前线,在上级命令下不能直接参加战争的德军也不甘落后。第9空降师固然不能全力以赴,其直辖的装甲猎兵营却可以不受约束,况且战场上没人认得出印军装甲猎兵和德军装甲猎兵之间的差距。得到了默许的施密特中校不愿在盟友大出风头的时候落后于人,他要在攻占吉大港的战斗中为德印联军冲锋陷阵、拔得头筹。
自然,还有另一些问题是他要在那之前解决的。
“其实……中校,我们当时加入游骑兵部队,也是为了在南亚谋生。嗯,美国还有英国那边的生活也不好过,您懂的。”米切尔的嘴唇动了动,他小心翼翼地说着也许连他自己都不信的鬼话,“还有……”
说到这,他又停下了。在这场围绕着每个人展开的阴谋之中,米切尔和麦克尼尔在相貌上的相似成为了让部分人产生过度联想的基础。他不能破坏这种潜意识,也不该把麦克尼尔置于过分明显或可有可无的地位。
米切尔到底也没能想出合适的解释,而施密特中校不见得非要从他这里得到当事人的口供。机舱门猛地开启,待命的装甲猎兵们离开各自的位置、整齐划一地向着舱门走去。米切尔也紧随其后,他必须在这时取得德国人的信任、为麦克尼尔浑水摸鱼争取机会。
从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向下望去,这座已经陷入了死寂中许久的城市实在不值得他关注。如果是在夜间,他们恐怕会额外浪费许多时间来锁定城市的轮廓。即便时值正午,吉大港仍然沉浸在令人不安的异常寂静之中,即便是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也不能让米切尔摆脱这种异常气氛的笼罩。在他的一生之中,米切尔已经数次见识过类似的战场,他知道有些无形的东西是无法凭着人类所认知的概念来驱逐的。
装甲猎兵们在长官的命令下开始跳伞,他们的目标正是下方这座已经被战火吞噬了一小半的城市。从上空俯瞰下去,吉大港已经乱成一团,勉强试图维持秩序的巴基斯坦军队不得不和涌入城市的各路武装人员厮杀,而那些焦急地要乘着最后一班船离开东孟加拉的人们(其中多半都是最近寻得了机会的外国友人)则惊慌失措地躲在港口发抖。
米切尔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还在巴基斯坦游骑兵服务时就在镇压此起彼伏的叛乱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情况的复杂性。只需要从高空俯瞰一眼,他就能发现城市已经被不同派系的武装分割成了好几部分,而且这些打着共同反抗巴基斯坦军队的旗号而奋战的人们彼此之间的矛盾甚至不见得比他们各自同巴基斯坦军队之间的矛盾更小。
他做了个深呼吸,说服自己适应当前的状态。这些德国人愿意让他重新穿上动力装甲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