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吃饭穿衣> 第 235 章 谁是朝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35 章 谁是朝廷?(1 / 3)

跟随他们逃亡的,还有不少从关中前来的一些脑筋活络的年青人和少年儿童。年纪稍大一些的人,脑筋已经定格,思想基本僵化,他们从来都不认为革命军是革命军,从来都认为革命军是革命贼。

在他们看来,跟着大顺丞相牛金星的义子牛俦来到凤县剿除革命军,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跟着革命军就是为非作歹。

对于年轻人和少年儿童来说,什么朝廷土匪,谁那里有饭吃,谁就是大爷。

通过袁慎道的联络,三团一营一连于二日前离开了红崖山根据地,进驻到了河坝村。

连长钱珂已经跟袁慎道通了气,只要凤县大营牛家军越过两河口去对付西北山中的袁慎道连,钱珂的这一连战士及五个连的新兵就会从后面袭击牛家军,给牛家军造成混乱。

钱珂那边有六个连,大约有兵力七百余人,加上袁慎道这里的八百多人,两支革命军的兵力达到了一千五六百人,只要牛家军不是倾巢而出,只派一半的人马来对付袁慎道,袁慎道和钱珂就可以把那些尽是大叔的牛家军击溃。

更让袁慎道感到高兴的是,侦察营三连指导员萧纲也到了凤县,亲自指挥三连张大红的一排侦察兵把策反逃离牛家军大营的三千五百余青壮召集了起来,在凤县正北方向的三台山一带安营扎寨。

只要牛俦敢带兵倾巢而出,他们不但会趁机夺了牛家军大营和成县县城,而且还配合袁慎道连和钱珂连争取一战击溃牛家军。

一来由于天气寒冷,百姓、商人都不愿出门;二来凤县周围村镇的粮食都被劫掠到了凤县大营,百姓们在严寒的冬天没有了吃的,经过革命军侦察兵的动员后,都汇聚到了各个根据地,致使凤县县城周围几十里内的村镇基本上空无一人;第三,革命军收纳召集了周围百姓后,对根据地严防死守,阻断消息,导致牛家军对革命军的近况几乎是一无所知。

牛俦这里,只知道龙家坪有一支不超过一千人的革命军部队,不知道两河口南边十里处还新到来七百多名革命军,更不知道正北方的三台山一带还有三千多准革命军。

还让牛俦想不到的是,此时成县的革命军团部,崔老憨正率领着近一个团的革命军(老兵和新兵)正在往凤县这边赶。

崔老憨得到了袁慎道的消息后,经过团部协商,发现这是一个战胜牛俦“解放”凤县的好方法,一面派通讯兵请示革命指挥部,一面调集成县境内的革命军战士开赴凤县。

在崔老憨看来,这是个极大的发财机会。

如果一举拿下牛俦,他崔老憨的三团就可以收缴到超过一万件的刀枪弓箭等兵器。

届时,他崔老憨就可以编制八九个团的新兵,控制成县、徽县、两当、凤县等四地,拓展的革命区不比旅长姬国卿所在的西和县、西汉县、礼县等小多少。

等到自己把战果呈报给旅部后,革命军不就可以趁机扩编了吗?

到那时,崔老憨估计就不是旅长,而成了师部参谋了。

一个师还多的革命军,新老战士合计起来超过一万人。

从此,革命军在任何人的眼中都不再是革命贼了,世上谁敢把拥有一万人马的武装视作匪贼?

当然,革命军跟之前的闯军等不同,革命军这里有个半仙级别的统帅。

这个人对领兵打仗不甚了了,可是博古通今而且未卜先知的本领,就算是诸葛在世,也自叹弗如。

关键是,这个人推出的一系列规矩,都是极其新颖和实用的,比如说最受百姓们赞同的推选,这等于是把治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了百姓。不允许磕头、不允许缠脚,消除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之前的人怎么就没人想到?

在那些读书人和官员显贵们看来,革命军的规矩是匪夷所思的、离经叛道的,在他们眼中革命军就是实实在在的贼。可是在认识不了几个字,穷苦得快要饿死、冻死的百姓看来,革命军的这些规矩是那么的可爱可亲。

跟大顺比起来,革命军要求百姓们交公粮,这一点比不上大顺军。

可是,公粮交多少,不是革命军说了算,而是百姓们推举出来的代表们说了算。

革命军主持把地主家的地分给百姓后,就由百姓们自己推选出最为信服的人当他们的“父母官”,来管理他们耕种、生产、贸易等。只要百姓们按照约定的数额交够公粮,百姓们不管做什么,革命军都不会干涉。

当然,革命军制定的很多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比起之前的许多律法,革命军的规矩更为细致,但处罚起来决不严苛。

在革命区这里,没有了连坐的处罚,也没有腰斩、凌迟等酷刑。

罪大恶极的人,都是砍头,而且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决不连累家人。

其他的什么,都还比较遥远,最贴近百姓、也最让百姓们关心的就是,革命区这里的借粮制度。

不管去谁家借粮,还时都不能超过两成的附加额。

可以说,革命军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穷苦百姓这一方去考虑的。

这年头,读书人和富人不知道有多少,穷苦的百姓实在是太多了。

崔老憨带着一个团的革命军战士开赴驰援袁慎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