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各种资料后,组织了自己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论证,他们从地质学和建筑学的角度进行了推演,发现,如果按照伦富赛提出的完全恢复原来洞口面貌的规模去挖掘,势必会引发局部的山崩、滑坡,对当地的地表破坏无法估量,可如果小规模,按照普通的地道模式挖掘,再辅以挖掘后的物理支撑,这个发掘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如此专业的发掘,成本不低,并且时间不会短,在现场,必须要时刻的监视地质变化,而且,陈国典认为,发掘的最好时间是秋季,在冬季大雪降临之前,在夏季降水结束之后,此时的地质相对稳定,其他季节都不适合发掘,一旦引发山崩后,周围几公里的地表都会发生变化,云云。
正是有了这个详尽的分析报告,马报广才与几个老专家商量后,由李凡再次执笔,写出了那个意见报告,并且在报告里留下了转辗的机会。说白了就是,你们西方人搞不了这个发掘的,要想发掘,你得请我们华人来,别忘记,顶尖的建筑工程公司可都是华人的,华人在处理精细工程上可是世界第一。
马报广交上去的意见书,伦富赛可是不敢掉以轻心,无他,这样的事情在整个科考队内部结构上就限制了其独断专行的可能,你可以不同意,可以逐条的解答或者是批驳,但是,却不可以忽视不理,更不能遮掩或者是武断的否定。
问题是,在伦富赛地方身后站着的可都是一些隐形的西方文化卫道士,马老发过去的报告,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反应,而A国这边的……嘿嘿,没人懂,再说了,山崩了又如何,在A国,山崩的事情发生的还少吗?结果,也不知道伦富赛给A国的人许了啥好处,他竟然拿到了A国某机构签发的“许可证”。
这下,李凡可是失算了,当伦富赛过来布置挖掘工作的时候,李凡只能以有那个报告为理由,拒绝执行了。不为别的,万一那里发生了不可预见的山崩,挖掘人员是很危险的,李凡就是拼着跟对方翻脸也不会同意自己的人去干。
马报广这几个老头更绝,以保留意见为理由,全部回国去“看病”了。
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不说是A国给伦富赛开了绿灯,既然A国已经做出了决定,华夏考古队员就全部撤离了,这不需要什么机构去协调和批准,为了人员的安全,“我们不干了!”你们既然要坚持,那么你们自己干好了,出来事情不怪我。
李凡带着人全部撤离,而基地的设备也向伦富赛做了交接,大家在必要的手续上一丝不苟的,基地里的所有设备和装备,都是作为租借模式移交给伦富赛的,科考队要按月支付租金,损失了要赔偿,这些条款在移交文件上都写清楚了。
伦富赛特别强调,华人考古队员全部是“个人原因”退出联合科考队的,与其它原因无关。李凡也不在乎,他的个人原因也是刚刚的,撒切尔状告他的案子最近要在伦敦开庭了,他得去处理。而李凡的离开,伦富赛就得再去找一个“队医”了,不过,这些都不是李凡要操心的事情,他是想回家好好的歇歇了。
伦富赛得意洋洋的向幕后老板汇报,“终于把那些讨厌的华人都赶走了,还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我现在急需专业的考古系学生20名,工程挖掘专业的工程师3—5名,熟练工人20名,这些都是必须的,否则,我们无法完成对那个洞穴的发掘,工程设备倒是不需要,这里有华人留下来的各种专业设备,还有居住的场所都不错,可以说,华人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完善的基地,对,这次,我们胜了,把他们赶出去了,至于说考古最后的结论,当然是我们说了算啦……”
伦富赛兴奋的情绪也感染了幕后人物,于是,在欧洲展开了紧急招募活动。
要说这些人也是很会掩饰自己动机的,明明是英国人在坐庄,可是却是去荷兰、德国、瑞典等国招募人手,这样,顶着的头衔还是“联合科考队”,起码在大面上还是说得过去。而明白人都知道,这其实是腾笼换鸟了,眼下的这个联合科考队怕是要由伦富赛一个人说了算了。对此,华夏方面只是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了一个备忘录,说明了实际情况,然后也就没有下文了。
像伦富赛这样的人大多都是自以为是的,耍的心眼也是阴险的。他招募的人员都是像企业招募那样,也就是说,新近加入的人员都是科考队里的“雇员”而不是“成员”,这个差别就大了去了。成员是无须拿工资的,是作为参加的一方前来共享和研究科考项目的,在讨论的时候是有发言权的,换言之,是属于企业“股东”之一。而雇员是啥呢?那就是请来的给企业干活的,是拿工资的雇佣劳动者,既然是拿钱干活,那就必须听从“老板”的指令去工作,无权反驳老板的决定,也就是说,老板叫你咋干,你就得咋干,否则,就会被炒鱿鱼。
那这些雇员的工资从哪里出呢?这里,伦富赛也是玩了一个花招。科考队的成立本身有预算,起码,伦富赛就是从项目里拿钱的,这个项目是伦富赛牵头,因此,在做预算的时候,他就把设备的购买和租赁、现场施工人员的费用放宽了计算,可是,现场设备本身有相当一部分是薛万锦公司的,只不过是为了避免来回搬运和拆装,遗留给Y大学考古队使用,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