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上落后,而且心胸有褊狭,非常怕被外族同化,因此,忽必烈后的历届皇帝都是尽全力打压汉文化,尤其是汉文化带来的威力让他们害怕,让他们不知所措。而此时的一些汉大臣在蒙元如此高压的统治下,顽强的坚持汉文化的传承,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赵孟頫,黄公望这些人物。
蒙元的褊狭心胸不仅使其内部快速的**和内斗不断,也使汉民族的地主阶级无法忍受了,该得到了利益没有,反而连科举最后都取消了,这已经严重的触及到了百姓的到底底线,于是,各地兴起了反抗,仅仅90多年,元蒙就被老百姓给赶到了漠北去了,从此一蹶不振,直到今天,究其根本的败因就是拒绝向中原文化低头,不接受高级文明的洗礼,没有文化的人,智商再高也有限。
无独有偶,三百年后,明朝也走到了灯枯由尽的地步,而在东北老林子里兴起的满族出现了,他们的形成几乎与当年的铁木真如出一辙,可是满族的第一代国君努尔哈赤自己本身就精通汉语,而范文程就是这这个时候归顺了努尔哈赤,时年十八岁。有人说范文程是四朝元老,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严格意义上说,范文程是五朝元老。皇太极去世后,名义上是儿子福临登基,可实际上的权力是在多尔衮的手上,直到多尔衮死后,福临才亲政。范文程在奠定清王朝的过程中是立有大功的,在努尔哈赤兵力还很弱小的时候,范文程为其谋划,最后统一了东北,学习汉制,建立了后金完整的统治集团机构,形成了对关内的觊觎。
范文程早期,用他自己的那套理论,大量的招募汉人汉将进入后金,买通明朝的关隘守将,让满清**每年顺利的从喜风口入关“打草谷”。等到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吴三桂向满清借兵的时候,多尔衮犹豫不决,拿捏不住,还是范文程为多尔衮剖析了厉害关系和有利因素,促使多尔衮帅兵进关,最后使满清得了天下。在进关以后,整个国策和规制均出自于范文程之手。
在努尔哈赤的后金时期,满族也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最后是借助蒙文的拼音文字形成了满文,其实,表面上看,满文与蒙文没有区别,只是拼出来的声音却不是一回事。满文从诞生之日起,就几乎是一种死文字,进关后,大量的汉臣充斥于各个衙门,就是军队,也是绿营兵远远多过满八旗,往来行使的文书如果用满文根本行不通,很快,满文基本上就被淘汰了,到了乾隆年间,还能说满语的人已经不多了,这就是满清能够在关内坐天下200多年的原因,他们完全被汉化,完全接受了儒家思想和信仰佛教,原来的萨满早就不知道扔到哪儿去了。
与元代赵孟頫不一样的是,元代的汉族文人是为延续和保留汉文化挣扎,清代的汉族文人却是在用汉文化在改造外族统治者。就说那个张廷玉吧,也是个不得了的汉臣,他其实是进入清政府的第二代汉臣了,其父张英也是生在崇祯年,长在顺治年,康熙六年通过科举中进士,那个时候,康熙还没亲政呢。
张廷玉是出生在康熙十一年,28岁的时候中了进士,随即进入了翰林院,康熙四十二年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纂修官,这是个啥职务?纂修的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个重要的参谋角色,那个《亲征平定朔北略》其实就是一本康熙御驾亲征的作战方案,随即入驻南书房,正式成为康熙的“大秘”,授四品官衔,此时的张廷玉仅仅32岁。康熙朝,他先后担任过礼部、刑部、吏部侍郎,经筵讲官,武英殿试读卷官等等要职,到了雍正朝,张廷玉成为胤禛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雍正朝进行了诸多的改革,都与张廷玉分不开,他与雍正的关系也是铁的不行,不仅是入驻南书房,并且是第一届军机大臣里仅次于十三阿哥允祥的人物,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等被他当了个遍,没到一个位置就要重新整理和编制新规,诸多清王室的规制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可以说,张廷玉是典型的能吏和默默做事的人,他一生不结交外戚外党,不与任何人物往来过密,一生恪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雍正在世的时候就对张廷玉说“义固君臣,情同契友”,并许下了百年后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殊荣,在清朝280多年的历史里,能够进入皇家太庙的汉人独此一人。雍正为啥对张廷玉如此信任和重用呢?因为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正是雍正青少年时期的汉学老师。
可就是这个张廷玉,在乾隆朝却是跟那个弘历不对付,家长里短的相互扯皮。,后世有些人说张廷玉如何如何,担心自己不能进太庙,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还说,乾隆借故去抄了他的家,就是为了恶心老臣子。其实,这都是后世一些人以自己的心胸去度古人,张廷玉活到了八十四岁,经历过九子争嫡,随康熙亲出行,辅佐过雍正,在全国实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等新政,他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到了那么高寿的时候还在乎什么进不进太庙?不过是逗着小皇帝玩玩罢了。
回到故事。
第二天,李凡就找到了谢伟长,把还在练习的工人找了过来,先给大家开了个简单的动员会,无非是强调安全问题和施工的细节问题,反复强调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和相互提醒,他要求,每天都要记录工程进度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