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元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一夜的长安灯火辉煌,行人如织,街头有西域舞娘盘旋而舞,路边有百戏登高喷火杂耍。士子佳人提灯而行,偶尔相遇也会下意识的互相暗看几眼。
太极殿中,灯火通明,鼓乐恢弘,时而起黄钟大吕,时而传江南丝竹。
初登大宝的龙德皇帝在太极殿上正在宴请宗室和重臣。
皇帝的左手边,正是先帝留下的三位辅相。
首辅孙格正不苟言笑,次辅李大年略带微笑,只有季辅顾凿的脸上隐隐有些愁色。
先皇去前,曾留旨国丧只得九十日,今上纯孝,实际守制了整整一百二十日。
今上其他都好,既勤政也能知人善用,同时还听得进老臣的劝戒。只是有一桩事却让出身皇室门客的顾凿有些担忧。
自守制去白之后,陛下的心思在游乐上似乎多了一些。
当今为太子时,东宫除太子妃外只得良嫒和良娣各一人。但从十月起到正月间,宫内的才人、美人、采女等有份位的便增至了十余人。
如今正在殿中献舞进歌的,正是新进的向宝林和文御女。
“桃李芳菲梨花笑,怎比我枝头春意闹,~~~,芍药艳娜,李花俏。
怎比我雨润红姿娇~~~。”
高昂而艳丽的歌调,分外的喜庆和悦耳。
向宝林的歌声如酿,娇柔婉转,音色极美,而文御女的舞姿也是如天魔妙舞,宛如飞天,迷人心神。
顾凿暗想:这两个还是好的,本就是东宫老人出身,根底是皇后的娘家,在宫中算是安分的。
他又把目光移向了皇后的下首,那里坐着几位妙龄的女子,其中姿容最盛气场颇大的,正是如今最得宠的李昭仪和辛才人。
顾凿转头看了一眼李大年,暗叹了一声。
他对老友将嫡孙女送入宫中的做法,确实很不赞同。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李大年对当今登基功不可没,但是如今他既谋求首辅之位,还同时插手宫中,实在不是什么好安排。
歌舞一毕,殿中掌声如雷。
太子率先举杯为贺:“素闻两位的歌舞俱出自张信之,果然不同与常人。父皇平日最爱的便是张信之的诗词歌赋,仅以此人文采便使我大郑文风冠于七国。此曲为《西游释厄传》中曲目,道尽了人间幸事,若是那唐长老心性再弱上一分,怕不就是留在那山中了。”
皇帝见太子提到张信之,也是微微一笑。
若说他不欣赏张信之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其在财货上的才华更甚于其文采,只是可惜他与老八家牵扯太深,他不得不将其放到了天边去。
太子偷偷看了一眼皇帝,见到了皇帝露出了微笑,便知道自己挠到了父皇的痒处。太子知道龙德帝向来信佛,那本《西游释厄传》他最爱看的话本子,宫里的御用班子如今排的全是西游里的段子,父皇每隔几日就要御点一次。
向宝林(螺珠)和文御女(绣扇)联袂失礼退下。
殿中人都只听皇帝身边的太监轻轻咳了一声,便知道是皇帝要开口,都正襟危坐起来。
龙德皇帝的眼神在宗室堆里扫了一圈,微微在河东郡王世子杨尚建身上停了一停,一丝不为人知的冷笑在皇帝眼中闪过。随即皇帝把目光投向了宗室子弟中最为文雅的一人。
正是再次主动到京逢迎祖母的昭阳郡王世子杨尚央。
不得不说昭阳郡王父子确实很上道,龙德皇帝已经放了他们父子南下,可昭阳郡王还是找了借口主动把儿子送到了京城。
“央儿。”
杨尚央听到皇帝叫他,急忙恭敬起身,离开桌桉来到了殿中跪倒。
“臣在!”
“诶~,”皇帝笑了笑,“此乃元宵夜宴,怎么如此生分?只叫一声皇伯父便好。”
杨尚央不敢回答,只拜倒不言。
“起来,起来!”
皇帝越是用家长里短的语气说话,杨尚央越是谨慎小心。
父亲之所以让他主动回到长安,便是听了梅鹤林的劝戒:他们与皇帝从来就是君臣,断不能自视为皇亲。只管小心谨慎,便绝无大错!
“央儿今年应有十八了吧?”
“回陛下,臣确是十八了。”
这回皇帝没有纠正他自称为“臣”了,龙德皇帝颜色又和蔼了几分。
“汝与顾氏的婚事,可定下了日子?”
杨尚央回道:“禀陛下,两家约好等顾氏明年满了十七,便会商议此事。”
“哦~!”皇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叹了一声,“还要到明年啊?家中小辈皆已成人,朕可惦记着你的大婚。”
说完又叫了宗正寺卿。
“卿可记得此事,要好好操办一番,莫让外人笑话了我们天家的气度。”
宗正寺卿急忙笑着道是。
皇帝这里做戏,使得殿中众人的脸色都有些微妙,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