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婉的话,是真的引起了孙夫人的兴趣,自南吴钱祸之后,天下谁人不知张信之的能耐?这个话怕不就是出自那位张大人的口中。
“我只是听他随口一说罢了,内中缘故我一个妇人哪懂得那许多?”
孙夫人等人应酬过了也就散了去,只有宋小五、沈大娘子、洛三姑娘和韩月琴被留了下来,加上月昭和徐娘子,一群女子聚在一起办起了诗会。
这些人里,唯独洛家是皇商,对于天下战事变换最为敏感。洛萝绮忍了许久,终于抓住一个机会拉住了月昭。
“月昭,可是你家郎君说的北方战事要停?”
月昭放下手里的毛笔,仔细一想,也觉得这事不用太过瞒着。
“郎君确实说过,咱们江南去冬少雨,北方草原上也是过了一个旱冬,今年的水草定然大不比从前。如今正是秋高马肥之际,为了不让部落里婆娘孩子在冬天里饿死,胡人们怕是要南下了。”
“他们一南下,首先倒霉的就不就是代国、陈国和卫国么?如此一来,他们果然是要撤兵了的。”宋小五也听到了月昭的话,幸灾乐祸的笑了一句北方三国。
沈氏拍了拍胸口:“也幸亏咱们大郑不与那些胡人接壤,不然每年来一次也是烦人。”
洛萝绮想了一想,却反驳了她嫂子的话。
“嫂嫂怕是忘记了,咱们也与胡人们接着壤呢!”
韩月琴反应很快:“莫非说的孤悬西北的云上郡?听说那里路途太远,罕有人至呢。”
“何止是路远?”洛三想起了家里管事们说的各地风俗,其中就有云上郡的内容,“咱们大郑只有一条古道通往西北,这一路上人迹荒芜,多沙少水。这条古道周边唯一有水草的地方,还有四五个胡人部落在此游牧。朝廷与代国都奈何不了他们,故而去云上郡是最苦的差事。”
代人其实也知道胡人们的习性,他们早就准备撤军了。九月十一,所有代国精骑撤离了庆郡,随后毫不留恋的放弃了柯山关。
九月二十日,太子上奏大捷!代人已经全部被“驱赶出了燕北道”。实际上是代国调动了所有的出征部队急速回国,就连已经摇摇欲坠的横山郡都顾不上了。
胡人们是真的在南下!
代人有马走得最快,卫国人的脚板也是走得飞起,唯独陈国军队因为被南宫堵着归途,是三国中退兵速度最慢的。
“这一次,胡人们的胃口还真不小~!”首辅孙格正将一封奏折递给了次辅李大年看,“月山郡回报,说是就连西北古道荒原的三部也对咱们示好,表示愿意承担往西北去的商人和使者的安全。只要我大郑不参与其余与代国的会战即可。”
李大年看了奏折之后,却想起个事来。
“多年不问,我都差点把云上郡这块地给忘了,二十多年无太守,真乃奇地啊!指派的太守,要不就是称病,要不就死在了这几个部落手里。要不然咱们这次趁机派个太守去。”
顾凿没看奏章,去先替朝中百官告起了饶。
“李大人这是看谁不顺眼了,竟要把人放到那个地方去?还请大人手下留情罢。”
孙格正知道这是顾凿是说笑,都不在意。
“好歹是个正四品的位置,能力不够的去了也是送死,能力够的去了却是生生冷藏了人。再议吧!”
李大年忽然拿起了一封奏折说:“如今还有人在替张信之鸣不平,他这些同乡同年倒是一个比一个胆大。这张信之人在江湖,却隐隐有了同年领袖的架子。”
“那就索性把张信之调往云上郡,让他在那里好生静养一回,这个官职也算给了朝野一个交待了。”
孙格正点点头,顾凿却不说话,李大年就翻开了一个小本子,将这事记了在了上面。
张哲的三个月休假终于到期了,可他还想着继续请病假。
请假的折子还没出门,朝廷的文书就到了。
“迁张哲为云上郡太守~!着次年十月初十前到任......,”接了文书的张哲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就把他给起复了?
直到他查了关于云上郡的资料。
死地!
所谓云上郡,不过是一郡两县之地。
这个云上郡是一百八十年前,正逢草原内乱,大量被掳掠到草原的中原百姓纷纷逃出草原。有一部分中原百姓准备从西北古道撤往中原,却被荒原四部阻拦在古道西北不能回归,就聚集在了一处山谷生活,百年下来才有了云上郡。
这个云上郡是诸国都承认的大郑领地,只是太守却不常到任,有好几任太守都是告病在家一直到老死,都没踏上过那古道一寸。
很明显,这是为了平息一部分人的物议,才将一个死地的职位推给了张哲。从四品,还是边郡主官,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这样的职位只要不是去云上那都是好差事。
“明年十月前到?还早着呢,”张哲摸着下巴盘算了起来。
没过几日,张哲带着张三七、耿良几个都赶到了老雷头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