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达不知道他们一瞬间的反应有没有露出端倪,又或者是这男人故意露出这样的反应,意在看他们会不会自乱阵脚。
还好他们请专家训练过,很快就镇定了下来,此时的表现也还算正常。根据他们请的专家所说,专业的鉴定员不但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来鉴别被鉴定人的精神状况,还能通过被鉴定人的一些微表情和肢体反应来解读出对方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未知对方深浅之前,所有的表现都要按训练好的来,不可有一刻放松。
于是两人都没有说话,只等男人进入主题。
男人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坐到他们对面后便主动进行了自我介绍:“两位好,我姓余,你们可以叫我余博士,是这家鉴定中心的资深鉴定专家。根据二位填写的资料,是这位太太做精神鉴定对吗?”
他的语气很平常普通,就像在问今天是不是放晴一样。
“向达太太”也回了一个笑容,语气平静地回道:“是我。”
“好!”余博士马上在本子上写着什么,写完后继续问,“在做测试前,你愿意先和我聊聊天吗?”
“向达太太”完全没有抗拒,从善如流地回道:“我来不就跟你们唠嗑的吗?”
余博士定眼看了她一会儿,表情依旧是慈祥温和,但眼里却露出了些许思考意味。看了一阵,才继续说:“那就说说你平时的生活?我看到今天是你先生陪你一起来的,你们夫妻的感情应该很好吧?”
“向达太太”呵呵一笑:“我们很好啊,他平常都不会跟我吵架的,通常都会让着我。”
余博士温和地问:“所以你心里清楚,在你们有矛盾的时候,都是他先退步的,是吗?”
“向达太太”摇了摇头:“啧啧,我不是说了吗,我们没有矛盾。”
余博士却反驳:“可你说了,他在让着你。只有当人意识到是自己在犯错,而对方在包容自己的错误时才会产生让步这样的逻辑概念,所以在你用‘让’这个词的时候就表示你是清楚你们自己是存在矛盾的。”
向达在心里大喊了一句糟糕,意识到自己犯错,那就不符合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特征了,如果解释不了这点,这次的鉴定恐怕就要失败了。他是真没想到,单凭一个字,对方就可以找到逻辑上的破绽,再这样深入地聊下去,真不知道最后还会暴露出什么问题,对方又会给他的“太太”下怎么样的结论。
“向达太太”也有些诧异,但毕竟她已经受了两天的训练,那位专家也说过,精神病人的思维不是完全脱离正常逻辑的,他们只是会通过不同路径到达目的地而已。
现在要破题,首先就是想办法绕开对方的逻辑得出同一个结论,于是她继续神色不变地说:“哦,原来这是表示我知道自己有错啊!可大家不都这样说的吗?尤其网上那些秀恩爱的,老是吹嘘自己干了什么事,对方又怎样包容他们,原来这都是沙比地在告诉别人他们老在犯蠢啊!看在我以后要少上网了,被你这么一说,感觉自己都变蠢了呢。”
本书~.首发:*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个回答不算完美,但也算是四两拨千斤地把问题推了回去,虽然没有解释自己对“让”这个字的逻辑概念,可也话里有话的表明,这些都是在网上学习的用语。对于一个具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透过学习正常人的行为模式来掩盖自己的不同也实属正常。事实上,精神病人之所以在别人说他们脑袋有问题时会产生那么大的反应,归根结底就是他们明白这是不好的事情,只是有些病人能透过学习来掩盖这个事实,有些病情过于严重的掩盖不了而已。
余博士自然也不能因为一个字就下结论,所以他没有纠结,只是把这点作为疑点记了下来,然后顺着她的话继续说:“看来你平时很喜欢上网?不过网络这种东西鱼龙混杂的,很多人把胡说八道当成至理名言,还是少信为妙,真遇到什么事还是得找专业人士才行。”
“向达太太”不置可否,只是微笑着说:“是吗,可我觉得挺好的,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余博士问:“所以你觉得上网的好处是可以让你畅所欲言?”
“向达太太”回道:“我是觉得现实世界沙比太多,只有在网上才能看到多一点正常人。”
余博士继续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是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事让你得出这个结论的?”
“向达太太”说:“那就太多了!住隔壁的老太婆,每天都一大早起来制造噪音,她不睡别人还得睡呢。楼上的小孩,老是满屋子跑,弄得我家天花板嘭嘭声。我上班赶时间,结果挤地铁时还有一堆人说我插队。你说,这些人是不是脑袋有问题?”
其实这些就是生活上与别人产生的小矛盾,无论精神有没有问题,但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对这些情况产生不满。所以重点并不是对这类矛盾是否产生负面情绪,而是在产生负面情绪后的处理方法。
余博士问道:“那你对这些不满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是选择了忍受还是用行动去对抗?”
“向达太大”耸了耸肩,理所当然地回答:“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