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北大败。
公主英在战场上登基为王,率领臣子们一路南下,劫掠无数。
小楚将军在辽北整合败亡四散的将士,聚合还活着的百姓。说句丢脸的话,渤海女王带兵杀出镇北关的时侯,小楚将军权衡后,都没拦上一拦。他们都是些战败的将士,马都没几匹,箭也没几根,没办法拦。
好在小楚将军整合将士的事给郑骁帮了大忙,诸人齐心协力先把镇北关守起来。
之后,小楚将军就与宋大将军一道回帝都了。
事情就是这样。
朝廷并没有问罪小楚将军,让他先回家休养,待身子大安再安排差使。
荣烺赠小楚将军六匹上等战马。
宋大将军回朝时间略迟,没赶上陇南的上等良驹,颇是气愤。他辛辛苦苦为朝廷北上,打仗回来,好东西都叫别的禁卫军抢没了,合着他打了小半年的仗,回来还得捡旁人剩下的吃。
这断不能应!
宋大将军一则要招兵,二则要给自己的北禁卫补充良马兵械,少哪样都不行!
兵部亏得是方尚书坐镇,不然,换个略软乎的都得叫宋大将军的满身寒气冻死!
就是方尚书也不能无中生有给他变出好马来呀,兵械先给补充好,招兵也答应了,就是马得等一等。北禁卫来的迟了,要不就是民间马,要不就等下一批官马。
宋大将军就是再不服,官马也分完了,他总不能去别的禁卫中抢去。宋大将军无奈,“今年的官马当真不错。”
方尚书笑,“陇南宋牧监精通养马,说来宋牧监出身锦公府,与大将军算是同族吧?”
宋大将军道,“我们两家早年就分宗了。宋牧监这养马的手艺倒是难得,我在帝都好几年,竟没听说过他。”
“他是大将军来帝都前在太子、公主考核贵胄子弟时发掘的,因自幼好马,就派他到陇南牧场任职。”
“考校贵胄子弟?”在帝都没听说过啊。
“就那一年。”
宋大将军都听笑了,“听着像是天赐我朝御马官。”
“也说不定。”方尚书也很满意今年的官马。
宋大将军同意补充民马,但明年的官马到了,要让他将军中民马置换成官马。方尚书与他谈拢数目,他方带着手下去挑马。
这一笔数额巨大的借款很大程度缓解了朝廷的危机,各衙门都松快下来,抓紧时间恢复受灾地方的经济建设。
就在这样生机勃勃的忙碌中,渤海国使团到达帝都。
渤海国使国所来为重开贸易,重修邦交之好。
不过,一想到年中的战事,饶是专司邦交事宜的鸿胪寺都对他们没啥好脸色。
国子监、官学的学生更是对渤海使团厌恶至极。
但既然让他们来,就说明朝廷有重修邦交之意。
只是,令朝廷目瞪口呆的是,渤海使团还带来了女王的亲笔信。渤海女王修书一封,听闻荣晟帝有一女,国色天香,人品贵重,渤海女王想替王弟晨求娶公主。除此之外,渤海国也愿意派宗室女嫁入朝中,从此两国互为姻亲,结永世之好。
鸿胪寺都给渤海国整懵了,这脑子有病吧!
竟然敢求娶我朝公主!
在大多数人看来,渤海国脑子有坑,真该送渤海使臣一面镜子,让他们好好照照,什么野人地界儿就敢求娶公主!
但在秦太师看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先不说联姻本就是邦交中惯用手段,这没什么高端低劣之分,端看有无用处。若公主下嫁能带来和平,未为不可。
何况,公主能带来的往往非止于和平,还有带有皇室血脉的子嗣。
如果将来公主的子嗣可以得到联姻之国的王位,那么,两家的和平会维持更长的时间。而除和平之外,邦交贸易,以及更多的利益往来。
就是公主自己,也能成为一国太后,享受尊荣。
何况,自卫城之战后,公主在朝中威望日隆,几乎到把持朝政的地步。
如果公主能离开帝都,将这一身本领用于渤海国内,不论是支持王子晨,还是做渤海国的王妃,公主必能在渤海国谋得一席之地。
不论怎么看,这都与朝廷有利,与太子有利。
于是,在诸人嘲笑渤海国异想天开时,秦太师沉默的没有发表意见。
待大家嘲笑完,秦太师已经安排好这一场舆论战。
先是孙国公上书,孙国公认为,渤海国地处极北,欠缺教化,故而总是发动军事武力,若能有贵女下嫁渤海国,教其教化道理,对两国邦交好处极大。
孙国公在朝一向比透明人还透明,尤其近年郑太后颁行《新贞烈传》,民风渐开,独孙家还恪守《旧贞烈传》的教育方式,现在峥嵘向上的人家都不大与孙家来往。
不过,也有许多旧式不得志家族很推崇孙家的旧规旧法,认为民风过于激进,于当朝并非益事。
孙国公这一上书,颇受嘲讽。
史太傅都觉着孙国公是不是疯了!
没想到的是,孙国公的上书带动了许多思想古旧的老臣,他们纷纷上书,认为朝廷应该郑重考虑与渤海国联姻之事。
渤海国宗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