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疑在曹植的身边得到器重,所以当曹操身边的谋臣来到曹植的身边学习的时候,曹植也让周不疑在一旁听讲。
这是曹植给周不疑机会得到提升。
不论是曹操身边的谋臣,还是曹植自己,在讨论军事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想法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周不疑得到参与会议的机会,自然而然得到熏陶。
这样一来,周不疑提高了自己的本事,将来他就可以进一步帮助曹植平定天下了。
就算曹操身边的谋臣再优秀,那也是曹操的人。
曹植想要调动那些谋臣的话,也不如曹操调动起来那样得心应手。
除非曹植真正取代了曹操的位置,让他们真正臣服于曹植才可以。
所以曹植想要在接下来的行动当中取得优势,最好还是调动自己的心腹比较容易一些。
像周不疑这样的人才,由曹植拯救出来的,对曹植是很忠心的。
而周不疑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曹植当然会创造机会给他了。
周不疑不负曹植所望,抓住一切机会去努力提升自己。
周不疑参与会议的时候,基本上是多听少说,让曹操身边的谋臣多去表现。
同时他也不愿意抢走曹植的风头,免得让人说他的闲话。
曹植对周不疑的的做法是十分认可的。
周不疑这样聪明地调整态度,让曹植不必为他多操心了。
等到曹操的谋臣们回去复命,曹植却没有让周不疑马上离开。
对于之前所讨论的问题,曹植还想问问周不疑,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
这等于是给周不疑进行考试。
周不疑当然明白曹植的良苦用心,故此不作保留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通过对比,曹植明白周不疑的本事比曹操身边的谋臣还要厉害了。
这样的结果,让曹植心里头特别满意。
“文直,不枉我对你的栽培,你还可以变得更加优秀的,你可要继续努力啊!”
曹植给周不疑说出内心的想法,并且给周不疑带去了鼓励。
周不疑虚心接受曹植的指点,很是认真地回答道:
“三公子对在下的恩情,在下铭记在心,在下绝不会偷懒的!”
曹植看得出来,周不疑说的就是真心话。
而且周不疑还提醒曹植,不要过于张扬,有时候必须保留一点儿真本事,否则让曹操身边的谋臣都学会了曹植的本事,他们万一叛变到敌方阵营,将会对己方军队产生极大的打击。
曹植当然懂得周不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不过曹植很快地安慰周不疑说:
“文直,你就放心吧,我的真本事根本不可能完全在他们的面前亮出来的!而且我告诉你,凭着他们的见识,即使知道我的真本事怎么样,也不懂得应用!”
曹植的话,给周不疑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他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曹植可以那么轻松痛快地和曹操的谋臣们说出一些超乎想象的方案。
原来这只是曹植的一部分本事罢了。
曹植还有别的本事没有展现出来。
这让周不疑心里头颇为期待。
他在想,假如自己可以学会了曹植的本事,是不是就会变成天下第一谋臣呢?
曹植笑着看向周不疑。
他明白周不疑的心思。
但是他不会赞同周不疑的想法。
毕竟曹植和周不疑的身份不一样。
曹植作为曹家的继承人候选者,可以调动的资源是非常多的。
而周不疑只是曹植麾下的谋臣,他不可以直接调动各种资源。
周不疑对曹植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
这就足以让周不疑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了。
曹操身边的那些谋臣也是一样的。
就算他们的智慧比曹操厉害,但是他们没有曹操那样的地位和资本,想要取代曹操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啊。
曹植也因此明白,曹操乐意给谋臣们机会,到自己的身边学习各种谋略的原因了。
这是在市恩,让谋臣们以为占了天大的便宜。
其实最后占了大便宜的是曹家。
谋臣们学会了再大的本事,也得依附曹家去应用啊。
如果他们离开了曹家,就是无根之木,完全活不久的。
况且曹操也相信,自己有足够的魅力,让谋臣们一直辅助自己,而不是选择投奔东吴或西蜀。
这种小心思在曹植的眼里简直就是透明的。
所以这对父子在进行无声的配合,极力提升谋臣们的本事,到时候平定天下了,才可以有足够的人才安排到各地去打理正务啊!
周不疑还是没能看透这一点,不过他在听完曹植的分析以后,便是彻底放心了。
“三公子,那你就先忙你的事情吧,在下也要好好思考一下,不然在下都不好意思了。”
周不疑的思想得到了提升以后,他就心心念念要让自己的本事达到新的层次,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安心地呆在曹植的身边出谋划策。
曹植相信,凭着周不疑这样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