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二年
大齐京都宣武门下
雨幕中,一辆马车沿南街缓缓驶来。
马车比寻常的宽大不少,拉车的马足有八匹。车身是整块金丝楠木打造,低调而考究。车顶四角还各自挂了金穗—那是皇室之人的象征。
只见那端坐在车辕上驾车的男子也不似平常车夫那般粗犷,倒更像个书生,虽一袭黑衣却是平常人家也用不起的布料。
门前的禁卫军隔了老远便看到了车上挂着的金穗,立即打起了精神。
待马车驶到门前,那领头的脸上挂着谄媚的笑,道:“这位大人看着面生的紧,不知...是哪位王爷进宫,可有白羽令牌?”
“我家主子并非皇室之人,乃是得宸妃娘娘口谕,特进宫拜见,并无白羽令。”
“这...不知这车中坐的是哪位大人,小的也好...”
“大胆!”驾车男子周身气势陡然凌厉,正要呵斥,忽然车内传来一声清冷的男声。
“朝泽,退下。”
那嗓音低沉而温润,犹如山泉叮咚,却隐含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旋即一枚金色令牌缓缓挑起车帘,露出车内之人光洁硬朗的下巴。
握着令牌的手指节修长,手背上隐隐的青筋衬得肤色雪白。
“金...金羽令牌...”那领头的只是片刻的怔愣,随即两股战战,双腿一软,直接跪下了,颤声道:“小小小的...拜...拜见丞相大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大人,您大人有大量,饶了小的吧,小的上有老下有小……”
领头的跪地磕头,一遍遍求饶。片刻方小心翼翼的抬头,却发现马车早已走得没了影。
“头,听闻那新上任的丞相大人睚眦必报,手段狠辣……”
领头的忙捂住身旁人的嘴,“祸从口出祸从口出啊,那些个大人物也是你能置喙的?”
“呵,咱宸妃娘娘也是个不好惹的主,听闻沈相有意求娶姚家大小姐。这皇亲国戚,岂是那般容易攀附的。”
……
“主子,要不要属下...”
“无妨,不过蝼蚁。”
车内之人手中紧握着一枚玉蝴蝶,细细摩挲着每道无比熟悉的纹路,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好看的弧度,呢喃道:
“阿昭,我们很快,又要见面了。”
……
大殿之上
象征着至高权利的宝座山此时却任一名女子斜倚着。
女子挽着寻常少女的发髻,斜插一支白玉蝴蝶簪,玉质通透温润,绝非凡品。身上一袭白色阮烟罗,外披同色敞口纱衣,显得玉颈修长,皓腕胜雪。
另有一红衣少女跪坐在龙椅前,伏在她膝上。乖巧道:“表姐,听闻陛下新封的丞相大人性子虽冷了些,但生的一副天人之姿,还颇有文采。”大红色的衣袍衬得少女更加娇艳明媚,如同初放的玫瑰。
“你呀。”素衣女子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子,嗔怪道,“楚楚,这自古以来女子嫁人,样貌才学都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人品。我听闻那人任大理寺卿时手段甚是狠辣,我怕他...”
“哈哈,阿昭这可就多虑了,沈卿的人品朕绝对可以担保啊!”
来人头戴玉冠,一身明黄朝服,胸前用金丝绣一八爪金龙,模样更是气宇轩昂,丰神俊朗。他年纪看着不过二十出头,既有年轻人的朝气,又有帝王之家与生俱来的霸气。
这便是大齐当朝皇帝,墨景龙。
可就是这样一个令万千少女心动的少年天子,在面对龙椅上的女子——阿昭时,声音里蕴含着无尽的温柔与宠溺。
他自然地撩袍坐到龙椅左下首,试探道:“阿昭,沈相此人虽生性冷淡了些,可对待下人甚是谦和,更是为已逝的母亲守孝五年,二十好几的人了,至今还未娶妻,连通房都没有。楚楚嫁过去,定不会委屈了。再说了,还有你和朕呢,他定不敢胡来。
阿昭微微收敛脸上笑意,正坐了身子,福身道:“陛下英明,是臣妾多虑了。”
墨景龙蹙了蹙眉,语气故作不悦:“朕说了多少次了,在朕面前阿昭不必如此...”
“陛下。”阿昭出声打断,“臣妾既身为后妃,该遵守得礼仪还是要遵守,否则被旁人听去了,那些老臣们便又要说臣妾的不是了。”
墨景龙语噎。
一旁隆公公见气氛尴尬,忙上前禀报:“陛下,宸妃娘娘,沈相大人还在殿外侯着呢。”
哎,五年了。自五年前起宸妃娘娘对陛下的态度便是这般不冷不热,疏离淡漠。陛下对宸妃娘娘一往情深,即使被冷落也终日纵着她。可每次的和事佬都扔给他算怎么回事啊......
“宣。”
逆光中,几人只见隆公公身后的男子一身玄色蟒袍,身姿挺拔。
阿昭看不清那人样貌,只觉得周身气势熟悉又陌生。
突然,一个离谱的猜想在她脑海中浮现。一时间,她面上神色变幻,讳莫如深。
待看清来人样貌,阿昭陡然瞪大双眸,一声轻唤脱口而出:“明哥哥...”
明哥哥,是她的明哥哥,阿昭的明哥哥啊。
可……
意识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