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481章 天心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1章 天心城(1 / 3)

当初,襄王朱翊铭在襄阳加固工事,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对于朱翊铭如此草率的行为,监军张克俭、推官邝曰广等以为不可,奈何襄王不听。章东派出的奸细, 得以渗透入襄樊两城,在关键时刻与齐军里应外合,一举攻破襄城。

弘光四年(1630年)四月上旬,齐国三大兵团围攻襄阳府,参将米千春、监军张克俭出城奋战,米千春战死。

朱翊铭令樊城、谷城各军撤退,全力守襄阳, 并引水注入护城河,沿河排列大炮,兵士环城守卫。

后来史书评价此次决定南明命运的襄阳之战,南明将士的阵亡,襄王朱翊铭罪责难逃。

四月十五日,襄城外围的樊城、谷城、宜城等地相继沦陷,只余襄阳一座孤城。

齐军兵临城下,朱翊铭亲自督率监军兵备副使张克俭、推官邝曰广、知县李大觉、游击黎安民出城迎战。

明军再次战败,死伤惨重。

次日,明军驱赶百姓登城,投掷滚木擂石抵挡齐军蚁附攻城,第一兵团工兵在襄阳东门筑起土城,炮兵将火炮推上土墙,向城头猛烈轰击,百姓伤亡惨重,不忍目睹。

齐军又在汉江筑起江堤,用城西闸门积累江水,派兵守住城东水口, 江水倒灌襄阳城。

洪水呼啸而至, 齐明双方鏖战很久, 明军突遭洪水侵袭,瞬间崩溃,齐军骑兵乘势掩杀,明军纷纷向城外奔去,有的被淹死,有的被敌人杀死,伤亡惨重。

四月十七日,日暮时分,襄王退守瓮城,与张克俭等率残兵分陴(城墙上凹凸形的小墙)固守。监司高出等翻城墙逃走,明军彻底崩溃。

齐军趁机发动猛攻,襄王督率军士持盾牌大战,又败。

当夜,襄阳更楼起火,齐军从小西门杀入瓮城,襄阳失陷。

朱翊铭见大势已去,无法挽回, 遣散家奴, 佩剑、印, 自缢而死,监军张克俭、襄阳知县李大觉也跟着自杀。仆人王世明抚尸大哭,放火自焚而死。

此事传到南直隶,弘光帝闻讯震悼,命有司备葬,谥襄王为忠,史称襄忠王。

自此,持续近四个月的襄阳之战终于结束,武定皇帝和他的将士们,牢固占据山西以东,合肥以西,库页岛以南,荆州以北的大片区域。

五月初五日,齐军绕开淮河防线,饮马长江,威逼武昌府。

湖北省内八府一卫之地(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襄阳府、荆州府、郧阳府和施州卫),除武昌、汉阳外,其余州县望风而降。

此时,天气渐渐燥热,山东、辽东等地战兵水土不服,多有疫病发生,军士疲惫,不堪再战,太上皇遂令部下稍事休整,充分消化襄阳之战的战果。

军队作战虽然暂时停止,民政商业的战斗却刚刚打响。

打土豪分田地的传统项目,在均州、襄阳、随州、黄州等地有条不紊的展开。

湖北各地分到田地的佃农、渔民,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各地青壮踊跃参军,上百万农民加入大齐农会,以求捍卫《齐朝田亩制度》和这个新生政权。

五月十五日,太上皇的行鸾由静乐宫移至襄王宫。

正统元年,明仁宗朱高炽的五子朱瞻墡由湘王改封为襄王,就藩的地方由长沙迁至襄阳。

朱瞻墡来襄阳任襄王之前,襄阳已为他营建了一座辉煌气派的襄王府,占地约60亩,正厅、后堂、大门、仪门和左右榜房一应俱全,乃襄阳城中最气派的建筑,

刘招孙前世读书的时候,曾游历襄阳府,气派华丽的王府已被李自成付之一炬,留给四百多年后人们的,只有王府门前那道照壁,也就是著名的绿影壁。

因为穿越者的到来,襄阳府被完整保留下来。

而那个曾经占据襄阳将其改名为襄京,并在此建立政权,离开时将其付之一炬的李自成,在这个位面上,却成了襄阳府的守护者,至少是武定皇帝的守护者。

此刻正更着林宇他们在四周护卫,严密监视王府四周百姓一举一动。

由于武定皇帝在荆襄地区残酷镇压流贼,清理道众,打压土豪劣绅,得罪了很多人,几乎每天都有人试图刺杀太上皇,虽然这些死士不过都是些扑火飞蛾,没掀起什么风浪,然而却搅得蓑衣卫和禁卫军不得安宁,章东不得不和裴大虎联手,增派人手加强对王府保护,生怕出任何纰漏。

而刘招孙本人却是气定神闲,他对这些刺杀行动显得毫不在意。

此刻,太上皇挽着金虞姬纤纤玉手,漫步走到绿影壁前,指着镶刻的云龙给金虞姬讲解。

“明正统元年朱瞻墡自长沙徙封是邑,营造宫室,此壁就是当年王府门前的照壁。”

金虞姬驻足观看,但见汉白玉镶边的照壁中间刻有“二龙戏珠”,左右各刻巨龙飞舞于“海水流云”之间,左、右两堵各雕一蛟龙飞向中堵,大有夺珠之势,四周边框精雕小龙姿态各异,雾海茫茫,群龙争跃,栩栩如生。

金虞姬伸手抚摸1汉白玉上的游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