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将临,主帅镇定自若,将士们也不会恐惧紧张。相反,畏敌如虎的将领,也不会带出敢战的部队。
俗话说:皇帝不急太监急。郭大靖这边睡得安稳,是因为有信心,有底气,有胜利的把握。
而在京师,在皇宫内,崇祯却又生出了焦虑,产生了猜疑,连批阅奏疏时,都得显出心中的烦躁。
在建虏有可能在辽东发动进攻时,毛文龙便上了奏疏,通报了这一情况。本意是想让皇帝知道这件事,并为进一步吞并辽镇而铺垫。
但毛文龙显然还是不够了解崇祯,这位皇帝的多疑猜忌、反复无常,可是最大的性格缺陷。
袁崇焕忽悠“五年平辽”,结果不到一年,建虏便打到了京城之下;东江镇承诺“三年平辽”,建虏却可能攻打朝鲜,难道朕又被骗了?
崇祯可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袁崇焕对他的伤害实在是太大,导致他的心理都有了扭曲。
“若有辽东的奏疏和战报,即刻上呈。”崇祯又批完了一份奏疏,转头对着王承恩吩咐道:“特别是东江镇的,不得有丝毫延误。”
“奴婢遵旨。”王承恩自是知道皇爷近几日为何心情不愉,心中也不由得吐槽:三年平辽呢,这还过完正月,就又开始了怀疑。
崇祯轻揉着太阳穴,靠在龙椅里,象是自言自语,又象在征询意见,缓缓说道:“如果宁远的守军能够全部归并东江镇,应该能把建奴牢牢控制在辽沉地区吧?”
王承恩了解皇爷的脾气禀性,知道自建虏围攻京师后,对于臣子的信任,已经降到了最低。
所以,很多决策都是崇祯先定下来,走内阁只不过是个程序。
既然说出口,可见崇祯的心意基本已经确定,只想听听好话,证明自己的英明正确罢了。
斟酌了下字辞,王承恩小心地回答道:“东江镇缺乏骑兵,毛文龙在奏疏中也提到,若有三万铁骑,便可展开平辽决战。”
关宁铁骑嘛,肯定是相当数量的骑兵。既然在宁远毫无作用,就归并到东江镇,为早日平辽作贡献吧!
“毛文龙想尽量平稳地把辽镇调到辽南,却是过于拖沓胆小了。”崇祯眼中闪过几分冷寒,“断绝粮饷,他们只能听命而行,难道还敢反叛不成?”
这个——也保不准啊!王承恩张了张嘴巴,终是没说出相反的话来。
皇爷,咱别冲动行不?建虏还在城下时,你就把袁崇焕给抓了下狱,关宁军东溃的主要原因便是这个。
现在,东江镇自有计划,您就别乱插手胡搞了。辽镇不敢反叛,这是谁告诉您的,坐在深宫想当然嘛?
“收并辽镇后,东江镇就差不多有了三万铁骑,平辽也指日可待。”崇祯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维当中,并深以为然,“朕再下旨,把宁远防务交给东江镇。”
现在调动辽镇人马,并没有正式取消辽镇,还给辽镇留了个宁远。如果把宁远防务也转到东江镇,辽镇就无立足之地。
在崇祯看来,辽镇就是靡费粮饷,毫无用处。东江镇使用强硬手段,不怕辽镇不屈服。
三年平辽虽然很令崇祯感到振奋和期待,但能更快地实现目标,岂不是更好?
毛文龙也陈述了东江镇面临的困难,一是骑兵不足,二是粮饷物资,三是人口数量。
后两个困难,崇祯已经提供了尽力的帮助,这第一个困难,收并辽镇后也差不多能够解决。
条件满足了,你就别想着拖延,赶紧平定辽东;就算是没有条件,崇祯也不会听你分说,想怎么干还怎么干。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他可没少干。比如逼迫满桂等人率兵出战,导致满桂、孙祖寿等总兵战死,人马损失惨重;还有孙传庭,也是被崇祯催命催死的。
崇祯就是这样的人,急性子,别看同意了“三年平辽”,可还是会疑神疑鬼,时时催逼。
“皇爷英明。”王承恩躬身恭维,谄笑着说道:“以东江军的战力,有个几千人就能将宁远守得固若金汤。辽镇人马再经毛文龙训练整顿,也能脱胎换骨。”
崇祯微笑颌首,一副智珠在握、舍我其谁的得意模样,沉声说道:“毛文龙已显暮气,郭大靖却是年轻气盛,可以大用。”
沉吟了一下,他补充道:“若此次作战能够获胜,朕要重重赏赐。还要让他明白,平辽之后,朕不吝公侯之赏。”
“皇爷赏罚分明,恩威并重,何愁建奴不灭,辽东不平。”王承恩再次送上马屁。
正在此时,内侍又捧来了一些奏疏,呈到御桉。
崇祯无奈地摇了摇头,又开始了他勤勉又苦逼的皇帝工作。
………………
时隔数年,战火再次烧到了朝鲜。建虏分兵两路,一攻义州,一取龙川。
阿敏率领部队,越过鸭绿江,直抵义州城下。不能说轻车熟路,可也称得上是旧地重游。
只不过,在看到义州城池时,阿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虽然对东江军和朝鲜人勾结合作有所耳闻,可阿敏却没想到,会如此的深入。
这简直就是镇江堡的翻版,那奇怪的尖角城墙,城上隐约可见的黑洞洞的炮口,城外围绕数道的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