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龙这样的辽民,应该并不少。只是,姐弟俩遇上了何贵忠,无疑是幸运的。
收拾情绪,何贵忠又拿出密信,认真看了一遍,思索半晌,在烛火上点燃,付之一炬。
这是郭大靖所写的书信,交代了数项工作。
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想办法在山海关附近设立联络点,最好还能与驻守的官兵拉上关系;
其次是做好救走,或劫走太监赵光的准备,也就是要摸清南海子的情况,并安排好人手。
何贵忠并不是很明白郭大靖的用意,特别是赵光这个太监,难道他还知道什么宫中秘密,或是有什么用处不成?
但这个任务并不困难,南海子在京城之外,既是皇家园林,也是发配太监的地方。那些不得势的太监在园内守护园林、养护动物、侍弄花草树木。正因为如此,那里的看守十分松懈,除了皇帝妃嫔前去避暑或狩猎游玩,才会有禁军严密守卫。
所以,失踪个把太监,算不了什么,说不定就是自己跳“海”里淹死了呢!
至于在山海关城内设联络据点,何贵忠觉得也不是很难。对于郭大靖的深意,他不想知道。
何贵忠对于“勤王”行动是知道的,但那时也只是个设想。他没想到郭大靖如此卖力,花费人力财力,真的在做着各项准备。
而且,从遵化、三屯营、秦皇岛,再到山海关,以及太监赵光,郭大靖的布置越来越具体,胃口似乎也是越来越大。
除了这比较重要的任务,郭大靖还交代何贵忠,做好舆论方面的准备。显然,造谣这个郭大靖的优势项目,也要在大明京师开始运用。
何贵忠坐在桌前思索了半晌,重新捋顺了要进行的工作,才站起身,穿好衣服,推门走了出去。
物色几个说书人,再安排好人手,在茶楼酒肆散布谣言,或是张贴传单,这是郭大靖提出的思路。
尽管不是现在,但何贵忠却要提前准备好,时间是一个月内,这是郭大靖所定的时限。
应该是南关保卫战结束,有什么消息要让朝廷知道,或是让京城的老百姓知道。
何贵忠推门出来,准备去京城的另一个联络点,把这个工作交代给他们。
院子里,小翠在烧着炭,风轮摇得欢实,炭烧着后,用火钳夹到铜火锅里。
“老板,您要出去吗?”小翠看到何贵忠出来,赶忙起身,打着招呼。
何贵忠点了点头,说道:“忙你的吧,我出去买些东西。”
走到院门前,何贵忠又停下脚步,回头叮嘱道:“跟伙计们一起吃饭,不用等我回来了。”
“是,奴家晓得了。”小翠躬身答应着,等何贵忠出去,关好了院门。
不大一会儿,阿旺从前堂过来,小翠把何贵忠的话转述了一遍。阿旺点了点头,端起火锅给食客送去。
“阿姐。”小龙推开房门,慢慢地走了出来。
小翠赶忙迎过去,关切地说道:“外面冷,你出来做什么,快回屋去。”
小龙咧嘴笑了笑,说道:“屋里闷得慌,我出来透透气。”
小翠把小龙身上的棉袄裹了裹,叮嘱道:“到炭火那边,呆一会儿就回去啊!”
小龙病未痊愈,但已无大碍,只是比较虚。被老姐扶着到了烧炭的地方,有热乎气,在旁看着阿姐忙活。
这应该是姐弟俩度过的最好的一个年了,肉丸饺子、涮羊肉、烤羊肉,还有别的菜肴,他们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
越是这样,姐弟俩越是忐忑。小龙想着自己的病好了,人家也不会再管他,他又干不了什么。
小翠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尽管不知道何老板收留他们到底是辽东乡亲的怜悯,还是别有所图。
但要她和小弟再在外面颠沛流离、忍饥挨饿,也实在是担惊受怕。
“何老板说了,以后咱们可以留下来。”小翠用力地摇着风轮,高兴地把好消息告诉弟弟,“让我去前堂做活儿。”
小龙开心地笑了起来,问道:“那我呢?”
小翠不知道,但还是顺口安慰道:“等你病好了,何老板也会安排你的活儿。”
小龙用力地点了点头,他不怕吃苦,不怕挨累,只怕居无定所地流浪,还怕肚子饿得发疯的那种感觉。
阿旺端着个火锅又回到了后院,换完炭火,笑着对姐弟俩说道:“先用这些炭,不用忙活儿了。”
“谢谢旺哥。”小翠笑着躬身致谢。
阿旺看了一眼小龙,笑道:“小子,看着精神不少。给你来碗热汤面,再来几瓣大蒜,出头汗,明天就全好了。”
小龙赶忙道谢,目送着阿旺端着火锅去了前堂,好奇地问道:“姐,他也是辽东人?”
小翠说道:“对呀,这店里的,差不多都是。”
“对咱们好,是不是因为都是辽东人的关系?”小龙猜测着说道:“我看,一定是这样的。”
小翠不敢十分确定,但小弟这么说,她便用力地点头,表示赞同,让小弟开心。
辽东,那是很遥远的名字,家乡的印象也在几年的磨灭中变得模糊。姐弟俩只知道那里已经被杀人不眨眼的建虏占据,再也回不去。
但他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