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领着一位身着深衣的中年男子走进了帐篷。
男子戴着高帽,双手放在手抄里,面白长须,看上去一副富态模样。
原来村长与城主府有些关系,联系上了城主府的采买,两人已经谈好交易。
城主府以每篓四十钱的价格买下五丈村所有的木炭。
林潇潇听懂了,趁着村长与城主府采买说话的功夫跑去板车那里,悄悄把仓库里的两篓木炭拿了出来。
八篓木炭,总共三百二十钱。
虽说比之前便宜了很多,但换了进城的机会。
村长让大家带上木炭一起进城,要帮采买大人把东西送到城主府。
采买大人和村长走在最前面,吴勇推着板车走在中间,林潇潇和美丫各背一个竹篓走在最后。
一行人来到城门口。
林潇潇心里略有些紧张,紧了紧身上的棉袄领子,把脸往领口缩了缩。
进城的过程异常顺利。
守门的卫兵都认识城主府的采买,主动跟采买大人打招呼,什么也没问就让他们进去了。
还真是城里有人好办事。
坂城是什么样子的?林潇潇看过去第一眼觉得坂城不像城更像一座寨子。
这里的房屋大部分是木制的,一部分是土制的,很少一部分是石木混搭。
这会儿太阳高照,很多人蹲在街上晒太阳,还有不少小孩子追逐嬉闹。
偶尔能看到街头摊贩,但很少。可能是冬季物资少。
城主府是石木混搭的,座落在城北。
城主府旁的一条街上有店铺,挂着牌子酒、布、食等等。只是这些店铺门可罗雀,境遇萧索。
看来坂城的经济不太活跃。
说实话,林潇潇是有些失望的。
他们到了城主府的后门,林潇潇几人帮忙把竹篓搬进去,采买和村长当场结账。
但在村长和采买转身背对众人的时候,村长似乎塞给了采买什么东西,然后采买又丢给村长某样东西。
等走到没外人的地方,林潇潇好奇小声问村长:“刚才是否给了采买某物?”
“一百钱,事先约定,”村长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根竹签,“这是城主府的令签,拿着它才能在官办署买东西。”
也就是说,村长花一百钱从城主府采买那里买下了这枚令签。
令签是管家办事人的凭证,每日放出一定数量,上面刻着数字和城主府的家徽。
官办署是坂城官家开设的店铺,可以理解为国营商店。
“把木炭卖给城主府,就是为了这枚令签。入冬后,只有城里的官办署还有黍出售,其他店铺都不许买卖粮食。村里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
官办署就在那条店铺街上。
进了店门,村长把令签交给掌柜,掌柜核实无误后掰断令签丢尽柜台下的篓子里。
“知道规矩吗?黄签可买单价不高于百钱,总价不高于五百钱的物品。”
“多谢掌柜提点,规矩都记得。”
“进去挑罢,哎,别那么多人,最多进去两人。”
于是林潇潇跟着村长进了店铺里面的仓房。
林潇潇眼睛一亮,官办署卖的东西可真多。
鸡蛋、皮毛、叫出名名字的青菜、黄芽菜、鲜肉、活物、布匹、丝绸......看花了林潇潇的眼。
小看古人了。果然好东西还得数官办。
村长目不斜视,直接走到粮食面前。他想买的只有粮食。
卖给城主府的和散卖掉的木炭加起来总共赚了四百二十钱。官办署的黍买百钱一石。
“哎,入冬前,一石黍卖四十五钱,现在长了一倍还多,今非昔比。”
官办署是不讲价的。
即使不满,村长还是一口气买了四石黍。
四石约有一百二十公斤,也就是二百四十斤。五丈村一共有十二户人家,每户分下来就是二十斤。
每户二十斤不算多,但省着点吃,今年冬天应该不会饿死人了。
买完粮食还剩二十钱。
林潇潇问了下黄芽菜的价格,居然要十钱一颗,比集散地贵了三倍多。
“村长,集散地也有黄芽菜卖,回去的时候能过去下吗?我想买几颗黄芽菜。”
“剩下二十钱都归山女,想买啥就买啥。”
官办署不只出售货物,也收购。
在村长的交涉下,美丫的七斤四两松子卖了二十五钱。平均下来每斤三钱多,比自己卖便宜很多,但一次性卖掉节省时间。
从官办署出来,在无人的角落里,林潇潇把粮食都收进了仓库。板车上只留了空竹篓。
城里没有娱乐区,也没什么好逛的。
林潇潇急着回集散地买黄芽菜,大家直奔城外而去。
林潇潇手里有二十枚布币,之前她还嫌弃铜币装在包里很重,现在又有点怅然若失。
在讨价还价后,十布币买了一大块生肉,十布币买到了四颗黄芽菜。
这一天的交易比想象中要顺利很多。
“这几天日头好,出城采买的人多,生意就好做。”村长说。
林潇潇穿越过来后这里一直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