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谈之后,华夏代表团到达了奥匈帝国的奥地利。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这几乎是所有奥匈报纸宣扬两国的基本主旨。
为了巴尔干地区,沙俄和奥匈帝国早已经不是三皇同盟时期的蜜月关系,而新近崛起的华夏帝国幅员辽阔,武德充沛,战争潜力巨大,又和沙俄大战了一场。
两个国家和沙俄的外交关系早已经无法弥合,即便是韦珣对于指挥体系复杂、民族众多却向心力不强的奥匈帝国陆军的战斗力存有疑虑,但已经礼貌的参与了几次就会,也和弗朗茨老皇帝一起展望未来、批判沙俄的残暴和腐朽。
奥匈帝国的访问结束之后就是他访问欧洲的最后一站——意呆利。
意呆利这个二五仔除了海军值得一看,陆军真的是弱鸡,也就比奥斯曼帝国强一点。
意呆利统一的时间和德国早了十年,发展确实天壤之别。
十几年前的意呆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百分之六十的人口从事农业活动。
随着技术进步,外国竞争以及出口机会的迅速转变,农业迅速发展。然而,这些发展并没有惠及所有意呆利人民。
虽然因为宗教信仰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意呆利的国家支持度还算不错,国家的工业和经济也还算可以。
可陆军的战斗力因为其“独特”的方式,与其说是新式士兵,不如说是使用新式武器、使用新式战术的旧式陆军。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奥匈帝国比差的都不止一层。
如果不是想着不能落了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的面子,如果不是想着加大对意呆利的生丝贸易,韦珣理都不想理意呆利的。
毕竟二五仔没有谁会喜欢。
散漫而自大,这是韦珣对意呆利的第一观感。不是他无的放矢,这是在慕尼黑时候见到意呆利代表团就感觉到的。
就比如奥匈帝国说是要将巴西和玻利维亚纳入势力范围,实际情况则是巴西奥匈帝国吃不下,玻利维亚他们下手还有很大的成功率。
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就是能认清自己的实力。
而意呆利呢?二话不说就在德国之后希望将阿根廷和南美洲目前最富裕的国家——智利纳入势力范围。
夏建议德国派遣陆军军官团帮助意呆利训练军队,但是当即遭受了拒绝,表现得漫不经心而又极度自信。
不过随着从意呆利到达奥斯曼之后,韦珣的心情就好起来不少。
奥斯曼帝国虽然在欧洲列强眼中是西亚病夫,虽然国内经济和民族矛盾冲突剧烈,但韦珣还是对在奥斯曼帝国获得一定利益十分感兴趣。
尤其是其奢靡的贵族阶层,落后的工业,华夏与其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赚钱嘛,不寒掺。
只是现在的奥斯曼帝国有点遭受无妄之灾的意思。
在1901年之后,华夏和沙俄在瀚海大战一年,沙俄在远东由扩张转为防守。在巴尔干征服的领土不是在闹民族分离主义就是已经在沙俄和奥匈的影响下分离,国内的政务也被联合进步委员会掌控。
沙俄加入协约国之后,作为沙俄死敌的奥斯曼就有点尴尬了。英国人为了遏制沙俄而对奥斯曼的支持也就逐渐减少。
1903年德国获得从科尼亚向前延展经巴格达至波斯湾的修建铁路租让权。英、法对此强烈反对,经过复杂谈判,英国仍坚决不同意以科威特为该线的终点。
如此一来,两大阵营中都有国家和他们不对付。英国和德国有拉拢奥斯曼的想法和行动,沙俄、法国、意呆利、奥匈帝国都想着在腐朽的奥斯曼获得殖民地。
对于出售四艘战列舰给奥斯曼的难度并不大,首先四艘战舰虽然是八年前服役的战舰,可对于奥斯曼来说是个充实海军力量的极佳机会。
奥斯曼作为一个目前中立的国家,发展海军也不会受到太多的掣肘;奥斯曼的苏丹和联合进步委员会不会拒绝成本价打九折出售的四艘战列舰。
唯一问题是奥斯曼没钱!别说维持战舰的长期花费和配套的港区船坞,就算是购买军舰的钱都没有。
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韦珣见到了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两人在随员的翻译下聊得倒是很“投机”。
一番商业胡吹之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说道:“华夏的皇帝,你们在华夏西北对穆斯林教徒的残害是对真主的亵渎。”
“不不不,苏丹,目前在残害穆斯林教徒的是满清八旗,华夏并未伤害任何一个无辜的穆斯林教徒。”
韦珣哪里会承认,直接把责任都推给了满清。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哪会不知道华夏穆斯林现在的情况,复兴党的政策就是驱逐穆斯林和不断削弱穆斯林在华夏的影响和排除教徒。
不过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并不在意,毕竟那些教徒远在中亚,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子民。
韦珣对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拥有的神权、政权身份很是厌恶,因为苏丹这个真主在世俗的代言人对穆斯林教徒的影响力太大了。
在民智未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