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珣把目标放在德国的四艘主力战列舰舰上面,分别是1898年五月下水的恺撒.卡尔大帝号,1898年七月下水的恺撒.威廉大帝号,1898年二月下水的恺撒.威廉二世号,1899年一月下水的恺撒.巴巴罗萨号。
这四艘舰船因为韦珣在1896年向德国提供的设计图纸,在设计上和黄帝号这六艘战列舰理念相同,受到华夏海军自信的采购六艘战列舰的影响大胆采用了克虏伯渗碳钢甲,武备方面则是两座三联装305mm火炮和五座3三联装152mm火炮,动力方面也和黄帝号如出一辙。目前这四艘舰船都已经舾装服役。
其中恺撒.威廉二世号在1896年4月开工,在1896年年底接到六艘黄帝级战列舰的订单之后发现他们正在建造的恺撒.威廉二世号设计有很多地方对比只多了一千吨的黄帝级多有不足,于是果断的拆除重建。
原本是1898年建造的恺撒.巴巴罗萨号也因此提前建造。毕竟原时空的这一级战舰因为要不断改进设计,在没有韦珣这样先知先觉的情况下只能不断在建造中积累改进。
在这个时代,德国的公海舰队发展极大的受到了韦珣的影响,先进的设计理念让公海舰队计划建造的战列舰统统被搁置一旁。
还记得当时定购六艘舰船之后,优秀的设计让公海舰队眼馋。想要建造这种优秀的战列舰,又要维持海军和国家的颜面,中途通过几次简短的谈判,德国提供了不少的优惠,让韦珣对外宣称黄帝级设计图是德意志设计的。六艘战列舰虽然建造花费上没有给予优惠,但是战舰下水后的武备舾装却是打了个六折,在琼州的海军造船厂也获得了更好的造船技术支持,琼州的重炮生产工厂能生产205mm舰炮德国人更是慷慨,最后附带了长达十年的每年120名海军官派留学生。
为了展现列强的尊严,这四艘战列舰不同于只有一万两千吨到一万三千吨的黄帝级。最先建造的恺撒.威廉二世号一万三千七百吨,第二艘恺撒.威廉大帝号一万四千五百吨,第三艘恺撒.卡尔大帝号一万五千五百吨,最后一艘恺撒.巴巴罗萨号达到了恐怖的一万七千吨。
德国人的战舰制造水平、工业实力、科技实力从这逐渐增加的吨位中可见一斑。
一万七千吨可以说是一点都不打折扣的无畏舰了,在1900年可以算得上全世界战列舰的巅峰之作。
四艘战列舰总造价只算成本恐怕都要超过四百万英镑(新技术和大吨位会增加成本),想要购买的话德国人肯定要考虑自身的发展和安全,所以购买现役的新锐战舰肯定要被宰一笔。
不过哪怕多付出一些金钱也是值得的,毕竟钱没了可以再赚,要是这一场战争没有一个利于华夏的结果,那么未来列强肆无忌惮的插手影响更大。
除此之外,满身弹痕的黄帝号和女娃号除了必要的休整和维护,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护航复兴军从海路运输弹药辎重和兵员,增强东北战场的实力。
凡事先往最好的目标努力,往最坏的结果考虑后手是韦珣行事的宗旨。
目前复兴军第一批四个师的陆军已经运走了三个师,大概十九天天左右可以完成一次往来的运输,如果算上充足的武器装备,那么受限于运力和装卸,这个时间将变成四十天运送。这还是德奥两国的商船货轮愿意帮忙运输的结果,不然以复兴党手中掌控的运输船,四十天时间只能运送一个半的师团。
奥匈帝国的驻华外交官已经表示他们会动员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船只过来。德国人也表示德国船只本着船只是船长私人物品,德意志不会干涉他们的正常贸易。德国人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小兄弟,我二弟奥匈和俄国不对付,我现在不好亲自下场明着帮你,但是我手下的资源能帮你还是能帮你的。
并且复兴军因为几个月内的迅速扩张,枪炮严重不足,奥匈帝国慷慨的成本价售卖了十八个师的装备,并且帮助复兴军从德国购买了三百门75毫米速射火炮、105毫米榴弹炮、155毫米榴弹炮,这些火炮都是最新式的管退炮。
按照总司令后勤部的估算,在两个月后,每个月可以运输五个师的兵力和弹药前往东北战场。
波罗的海舰队从欧洲到东亚最少需要四个月的时间,四个月的时间复兴军最少可以运送十四个师的弹药和物资到东北战场了。有了十四个师,防御住沿海地区阻止脚盆鸡登陆东北问题不大,到时候就有充足的时间周旋。
有了这十四个师,到时候哪怕毛熊不愿意和平,那韦珣也不担心东北战场因为兵力空虚被日俄联军击败。
苏伊士运河如今已经开通了近三十年,但是因为当初设计的原因,吃水很浅。可惜韦珣很遗憾的没有和脚盆鸡的一样获得英国人的支持,毛熊的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力舰船刚好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五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还没有影子,,从美国订购的“列特维赞”号最快也要到1900年十月才能下水,从法国订购的皇太子号也得1901年2月下水。
根据奥匈帝国和德国提供的情报,组成这支庞大舰队的舰船分别是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号,波尔塔瓦